家有一镜,其古千年。
尘垢齧之,扑土翳烟。
如剑之埋,如月之晦。
人或见其黯黮,咸睨而去之。
虽毛嫱姣而嫫母丑,夫孰别之。
于是取制龙护,准法容成。
涂以玉膏,拭以珠精。
谅既磨而复磨,要日新而又新。
同蟾墓之既歼,返晶光于金轮。
翳者收晦者明,垢者刮埋者荧。
灵晖灼其照烂,涣流景之澄洁。
凝清波而若溢,蔼菱花之初发。
窈乎窈乎,细尘可镜。
微乎微乎,毫末毕莹。
余乃喟然兴感,触物而箴。
苟其反隅,足鉴乎心。
原明德之欲明,在持敬而不颇。
若收蔽而祛昏,夫岂异乎镜磨。
盖心本不昧,明明灵灵。
粲乎孔昭,炯尔匪冥。
然私欲之或炽,能汨乱其真性。
犹雾障天,犹曀蔽日。
非尘而滓,不土而蚀。
倘其明之不复,终美质之外斲。
复明如何,惟在敬耳。
敬而又敬,亦允明止。
昔之危今不复危,人欲熄。
昔之微今不复微,道心复。
障者既去,天之苍苍其正色乎。
蔽者既除,其太阳之中而睹万物乎。
夫以敬而复天理,其犹乎镜既磨而复其光。
使众理各具而万事可应,亦何殊物来照之而妍媸自呈。
彼刮垢而鉴形,此祛昏而莹理。
用大小之虽别,顾取明则无异。
呜呼,人苟有镜,皆知所以磨之。
人莫不有是心,而不知所以明之。
其重若彼,其轻若此。
斯养小而失大,固邹圣之有戒。
矧主敬之要道,乃资圣之咸由。
昔姬文之穆穆,寔允蹈而缉熙。
程揭训而示则,朱缀箴而垂规。
肃帝对而神临,愿兢兢而自持。
徵墨卿之司戒,敢自警乎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