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问于翰林主人曰:盖闻古之工诗者多穷,而穷者多工诗。
故人有恒言,必曰诗能穷人。
香山昭其旨,天随阐其论。
王生有九命之辩,韩子著五鬼之文。
主人岂亦尝知其说乎。
主人曰:蒙窃未闻,子如知之,幸为我析之。
客曰:唯唯。
夫人之为诗,未必皆工,而工于诗则必至于穷。
诗虽艺也,然所以搜抉乎天地之精英。
阐心性之微,蕴造化之灵。
感鸟兽草木之状类,写风云月露之形态。
欢忻愉乐者,以畅泄其情志。
忧思愁苦者,以搯擢其肝肺。
至其奇者则神施鬼设,雄者则鲸呿鳌掷。
调妙则韶和韺叶,体纤则绣繁绮错。
瓦棺篆鼎,荒国陊殿,不足为其幽古。
琼琚玉佩,时花美女,不足喻其容色。
艺臻乎此,亦可以言其工矣。
是以崇货珍藏盗之祟,嫀形丽色妒之媒。
天恶其能,人忌其才。
神睢鬼盱,物类旁猜。
人之能诗,未或不穷。
而诗而不穷人,复疑其不工譬之于物。
物之精英,亦天地之所秘惜。
故蒙金以沙,锢玉以璞。
珊瑚之丛,必茂于瀛蓬。
夜光之珠,必含乎骊龙。
若抉之不知已,积之不知休。
则不死则祸,天地所雠。
诗之所以困暴万物者,殆甚于此诗之穷人,亦何异是。
以古人而言之,苏李穷于汉,应刘穷于魏。
潘谢穷于晋宋,庾、薛穷于梁隋。
子安之穷溺于海,浩然之穷黜于野。
途穷那免哭,年老不禁悲,杜甫之穷也。
敏提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之穷也。
陈拾遗以感遇诗穷,玉川子以月蚀诗穷。
嘉州江宁协律都官。
陈饿苏悴,郊瘦岛寒。
此皆工于诗而相望乎穷焉者也。
是知诗小工则其穷也小,诗大工则其穷也大。
穷者虽未必皆诗,而诗者固未有不穷也。
主人曰:非子之言,吾何以闻。
虽然,吾尝观于世而知穷达之说矣。
伊数子之穷,亦有达焉者存。
其诗也恒留于天地之间,君相不能夺其誉,怨仇不敢毁其长。
掩之而愈彰,磨之而益光。
残膏剩馥,亦足以沾丐后人。
惟彼飞翠緌而拖,鸣玉珥香貂而乘朱轮。
财与丘山比崇,位与王侯侔尊。
以富贵于俄顷者,则皆磨灭无记。
声沈形绝,泯泯然与草木同腐,蚊蚋共灭。
则夫世之所谓达者之穷,反不如穷者之达也。
彼之达,达于一时,其穷也,穷于万世。
此之穷,穷于一时,其达也,达于万世。
达于一时,犹谓之达,而况达于万世者乎。
穷于万世,犹不为穷,而况穷于一时者乎。
由是观之,古人之说,盖亦有激而云耳。
言未毕,子墨子愀兮改容。
倏若有悟,逡巡而退。
避席再拜曰:鄙人固陋,徒知诗之穷人,而不知其能达人也如此。
及闻先生之言,恍乎披云雾而睹白日,廓然已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