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句因包含“侧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侧席
第 18 句因包含“拭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拭目
第 20 句因包含“分虎,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分虎竹
第 35 句因包含“愁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愁城
第 50 句因包含“万斛,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万斛愁
第 52 句因包含“施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施鞭
第 53 句因包含“文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翁
第 59 句因包含“饿,翳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饿翳桑
第 61 句因包含“下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下车
第 67 句因包含“负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负弩
第 75 句因包含“四海,皆,兄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四海皆兄弟
第 81 句因包含“寂寞,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寂寞滨
第 18 句因包含“拭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拭目
第 20 句因包含“分虎,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分虎竹
第 35 句因包含“愁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愁城
第 50 句因包含“万斛,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万斛愁
第 52 句因包含“施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施鞭
第 53 句因包含“文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翁
第 59 句因包含“饿,翳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饿翳桑
第 61 句因包含“下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下车
第 67 句因包含“负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负弩
第 75 句因包含“四海,皆,兄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四海皆兄弟
第 81 句因包含“寂寞,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寂寞滨
赠别钟城倅姜启叔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出处:雪峰遗稿卷之二十城南录
历数宗党中,特达惟启叔。
天资美玉温,气味春兰馥。
诗礼继家风,忠贞亦素蓄。
笃敬镜重磨,慎言圭三复。
四邻称孝悌,六亲钦姻睦。
浮荣任倘来,雅志羞干禄。
早栖州郡间,及归辄留犊。
圣主方侧席,知公才最淑。
登于白玉堂,令人争拭目。
外重内还轻,宠擢分虎竹。
宸衷轸遐氓,所以拣良牧。
清议惜远出,经帏旷侍读。
公犹不芥蒂,儒冠换戎服。
所随僮十指,行装只一簏。
侬尝尹兹土,谣俗知已熟。
天云二岭外,到底皆荒谷。
茫茫大海北,有镇排为六。
愁城即其一,要冲当绾毂。
豆满江为池,小白山为麓。
气候异南方,朝夕变寒燠。
急雪洒炎夏,狂飙掀地轴。
寒威甚割砭,手足皆瘒瘃。
猛虎横道卧,磨牙待人肉。
涉险马穿蹄,陟高舆脱辐。
未及到愁州,已觉愁万斛。
氓俗尚醇古,不劳施鞭扑。
欲行文翁化,有党兼有塾。
民居尽土宇,壁立空杼柚。
向来岁大侵,颠连食半菽。
人皆翳桑饿,孰备黔敖粥。
下车先约束,次第勤抚育。
虎皮戢乃修,雉堞圮可筑。
临水戒包鱼,入林无即鹿。
戎帅恭负弩,远人慎馆谷。
禁杂察关市,择裨须心腹。
清净卧閤内,一心唯谨独。
余言虽甚髦,字字皆悃愊。
四海皆兄弟,莫如我同族。
多少惜别情,欲言可更仆。
吾衰万念灰,齿落发尽秃。
颓卧寂寞滨,城南一茅屋。
山千水万重,两地何由缩。
珍重好归来,临行是所祝。
如欲慰远怀,因风寄尺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