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何若人之好修,志惟在于改过。
改而无可为尧舜兮,学之道此其大者,眄彼不贰之二字。
皎皎乎虚室之生白,苟非复礼之君子,孰能于此乎。
出入几年,发愤而忘食,勉汲汲于克己。
求其所以为圣兮,曰惟无过而已。
然在外不难于速改,最难防乎心里。
众人之所不能知兮,暗滋长焉何克。
今不改明必再萠,慨往来之无迹。
一有差于毫釐,便有害于时习。
必也痛以绝之兮,可见暗室之不欺我。
思昔者之吾友,惟回也为庶几。
斯所学岂有他哉,自其过之不贰。
不贰伊何,必先明乎心地。
少有失兮便能知,知必期乎勇革。
革于前兮顾于后,后必戒乎更作。
是谓一绝而不再,若红炉之点雪。
逮充实而光辉,浑查滓之化却。
竟至于德以凝道,与天资而为一。
嗟后人欲学夫圣贤,舍此功又安适。
于以取此义兮,揭名乎我室。
我室何有,明窗净几。
图书左右,琴瑟在此。
于焉敛形而端坐,俨对越乎上帝。
外持义而有方,内主敬以无适。
安天君于赤室,令四体于动静。
随念念之所之,恒顾諟而猛省。
一失之或有其间,必痛惩而永绝。
严威迅于雷霆,彼此分如桐叶。
日复日兮每如是,肯微少而忽诸。
顾余心若有否者,彼室名之临余。
惟立志之既诚,斯过境之自疏。
视颜氏兮何人,信所为者若是。
想尔之在尔室兮,终不愧乎屋漏。
噫,若人一生之道德,实有基于此室。
观其室兮想其人,岂云无施而有获。
子之堂幽且深兮,宜不贰之有出额。
子之堂高且明兮,宜不贰之有此人。
嗟下愚之骄吝,丛众过于一身。
举驰心于外务,孰反求乎厥初。
实是讳疾而忌医,终未免乾死乎穷庐。
曰余未有学兮,窃自慕乎前哲。
稽勿惮于鲁论,诵不远于周易。
身之过改之为贵兮,心过尤贵乎不复。
庶念玆日夕乾乾兮,期与子同入乎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