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1 句因包含“黄金满籯,教子一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金满籯
第 17 句因包含“江头木奴,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木奴
第 35 句因包含“比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比德
第 35 句因包含“比,君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比君子
第 36 句因包含“芝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芝兰
第 40 句因包含“国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国老
第 44 句因包含“岁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岁星
第 57 句因包含“商颜,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商颜
第 62 句因包含“子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山
第 63 句因包含“相如,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相如赋
第 63 句因包含“赋,上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赋上林
第 64 句因包含“瑶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池
第 65 句因包含“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68 句因包含“右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右军
第 70 句因包含“左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左慈
第 81 句因包含“庄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庄叟
第 82 句因包含“分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分金
第 88 句因包含“支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支离
第 89 句因包含“散木,社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散木
第 103 句因包含“佯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佯狂
第 104 句因包含“一诺千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金诺
第 105 句因包含“髡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髡钳
第 106 句因包含“任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任安
第 107 句因包含“卫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卫青
第 109 句因包含“狂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狂奴
第 120 句因包含“桑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桑梓
第 129 句因包含“抵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抵掌
第 137 句因包含“清白,传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清白传家
第 150 句因包含“季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季伦
第 153 句因包含“王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褒
第 156 句因包含“祖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祖龙
第 156 句因包含“封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封松
第 158 句因包含“王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绩
第 168 句因包含“李,谪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谪仙
第 170 句因包含“玉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川
第 191 句因包含“木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木奴
木奴 明 · 车天辂
 出处:五山集卷之一(延城车天辂复元著)
客有读古史氏者曰,古人云:“居之一岁,种之以谷。
十岁,种之以木。
百岁,来之以德”。
又曰:“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
若余者,无德以来之,无经以教之。
箕裘之业,缺堂搆之基。
惟有江头木奴数千,可以为后世之遗。
惟尔子若孙,当以取足衣食
夜梦有数千丈夫,偃蹇形神苍然气色
于于而来离立而即。
气勃勃欲吐,若有不自得
不能言,请对以臆。
粤若古之人,咸有取于百卉
或以色相,或以臭味
松柏劲直礼记比德君子
芝兰馨香骚人托兴贤士
隐逸以濯水,俊杰凌霜
国老甘草将军大黄
至若余者,璇枢之精,岁星之英。
南国不迁,禀烈气坚贞
荆州锡贡,著于禹书之记。
度淮为枳,见于周礼之志。
屈子揭于楚颂郭璞载于海经。
食而不剖,敬君赐之晏婴
受而拜之,恩稽古桓荣
不减于商颜,二叟仙棋。
不敢尝而遗母,陆绩奇儿。
长价李文饶之赋,增光庾子山之诗。
相如上林之卢,周穆瑶池之白。
合欢唐皇蓬莱,愈病讶苏耽仙鹤
经霜未熟右军奉帖于三百。
斫皮半空左慈衒术于几千。
不取虞愿,美纳直之柳玭
则子美叹生意之少,珍则东坡罗帕之分。
射覆镇西之客,怪寄书洞庭之君。
是以江陵千树衡岳万株
富等千户,色并三珠
庄叟论其可口子美咏其分金
莫不隽我之味,剖我之心。
奈何夫子蒿目,反以木而奴之。
匠伯至于曲辕,不顾栎社支离
然名之以散木,则栎社见梦有辞
謇予后皇嘉树,乃东南之美者。
目以苍头者奚,吾深有憾于夫子也。
主人曰:唯唯否否
子不闻乎,柳子愚其溪,人愚其谷。
西极之水为弱,南方之川为恶。
而况洪范九畴之圣,佯狂为奴。
一诺千金之贤,髡钳为奴。
任安为挟马之仆卫青食马之奴。
词人楚骚奴仆天子处士狂奴
然而之者不以为嫌,受之者不以为辱。
今子乃恶是名,岂欲争衡百木之长松柏
非我辱子舆儓,乃欲借资徼福
况我乏程郑数百之家僮无以为子孙之业。
故暂屈吴楚诸君,以备年年取给
不然桑梓必敬,诗人歌之。
丘木不斩礼书录之。
虽我子孙贸贸何敢于子奴虏使之。
于是丈夫一人扬眉盱衡正襟猎缨
抵掌顿脚,重为之扬㩁。
子言则然,余亦有说。
昔者平仲书楹之戒,德公遗安之意。
不治垣屋者,岂非文侯深智
清白传家者,乃是杨伯起高义
太傅不以百金产业,恐为后叶之累。
忠武侯虽以八百成都,讵计可居之利。
然则古之遗子孙者,以德不以木,以经不以奴明矣。
今子徒知取衣食为利不知德经为贵。
昔者不韦家僮万馀,无救迁蜀而死。
季伦僮仆千人何补奴辈利财。
若然刁间之奴未为益,王褒之僮未为灾。
我山中数千丈夫,安肯伈伈伣伣夫子弱子孱孙者哉。
祖龙封松苍髯必不欲也。
王绩官石,云根不愿也。
彼虽加之以大夫之名,犹且不屑就之。
而况仆隶之贱贱者,且夫苟欲我辈为君子孙之计者,无宁友之云尔
何必辱之以奴隶然后得也
子独不闻乎,草木为我俦,歌咏李谪仙
草木亲情篇章卢玉川
岂有白玉之盘,为王公之羞者,甘心服役于藏获之下贱
无奈子徒闻鱼婢雁奴之称,乃待我之浅鲜
主人于是,神茹色蕊。
𢠵惘靡徙强颜而谢。
然而愧曰:余既言耄,妄有所论。
古语不诬利令智昏
只知以子为利不料以子为辱。
微子之谈,余何能谷。
其始自今无复云云
岂敢木奴,当更曰木君。
丈夫欣然而去,主人欠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