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句因包含“手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手泽
第 22 句因包含“黍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黍稷
第 113 句因包含“方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寸
第 115 句因包含“睹,青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睹青天
第 134 句因包含“若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若木
第 165 句因包含“首阳薇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首阳薇
第 166 句因包含“栗里,田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栗里田园
第 173 句因包含“班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班马
东征 明 · 河受一
 出处: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岁乙亥秋八月。余与仲弟天一李君惟諴。奉家君乡贡。时试所左大丘。右善山。家君左焉。余兄弟右焉。至高灵分路。凡道途所见邑居山川风俗人物美恶之状。咸寓于辞而咏叹之。一以述感兴之怀。一以忘鞍马之勤。昔班叔皮北征曹大家东征潘安仁西征其后人又有南征赋。皆叙游历。寓感怀铿鍧炳耀照映方来。由今观之。身若游其地。目若睹其事。余尝读而爱之聊复应焉。文虽不任厕技于彼列。其为纪行作则巧拙一矣。斥鴳岂以鹏抟而废其飞哉。善山于舍居东也。故命之曰东征
万历之有三,属时节仲秋
将往观乎笔战,奉家君东游
联孙二公,暨余季而同行
朝发轫于晋阳将就食于江之城。
蝴蝶危栏,仰南冥手泽
若干其尚新,遗迹之如昨。
实我东之儒宗倡道学于既丧。
余生之稚愚,衣未抠于函丈
悠悠兮何及,惄余叹徒长
新安空明,憩双槐徜徉
平野蔼蔼黍稷或其离离
或既秀而不实,或草盛而豆稀。
地虽殊其瘠饶,亦人事之力惰。
做功浅深,学随之以高下
物理分明,孰理会反顾
五小溪之载渡,言就宿乎嘉树
路次徒然,亦婚姻之故也。
催余仆而夕发,天欲曙而登路
佳会之上巷,盛闾阎扑地
疾余马之载驰,饭亭之幽茂
午余过乎净襟,抚一堂风景
木饶岸以周布,水循除澄净
望阇崛之嵯峨,镇凤城一境
息马足于道傍,越阿头之崇岭
江阳之邑乡,感父子之有渊。
日月争光,名至今其犹传。
当时叹赏重来者之钦慕
南亭之深津,跻涵碧以暂觏。
翳翳而将入,止郡仓以假宿
金阳驿路,蹑重阻幽谷
忽吾饭此山麓,仰知来高岳
策余马于自卑,勿彷徨而言陟。
夫孰云高不可攀,苟力行则能及。
有菊兮熳烂,浥晨露芳菲
微风徐其吹度,香霏霏其袭衣
世皆好夫牧丹爱孤芳者有孰。
鲜有闻于陶后,实古人之我获。
高阳之邑境,济涌潭之清流
鸡鸣狗吠相闻,人居庶而盛稠。
至江头而分路,或左之右之
远于将乎家君,心迟迟而有违。
别同来之诸友,亦抱忧于索离。
酌杯酒以赠言愿心事之各成。
相离分手,增余怀茕茕
步余上乎岩头,访李氏精舍
浩浩长流,俯茫茫旷野
不详主人,实藏修之所也。
日暮而道远,聊顷刻而滞也。
里头而经夜,曰星山之界也。
喔喔而既鸣,仆夫告余以启行
微月坠乎西岭东方昧以未明。
明河斜而欲落,斗柄低而复昂。
北极居所,环众星之侍旁。
要人心之如此,当反躬艮背
晓吾行此安彦,霭云雾暧暧
山川暗其微茫乾坤漠其昏黑
顾余身之方寸正类此之蔽塞
安得睹夫青天,灏日光生白
长坂坐息,纷载饮而载食。
平原远以莽荡山水浩以极目
田野之多,叹天时不若
然厥咎之非天,本固原人为
燮理得道其雨旸之不时
乃亦秋之罔有,哀小民之失依。
洛东之下濆,过平沙长洲
人既极而马倦,就水草而乃休。
驰骛追逐,总余辔乎若木
群朋于空馆,聊于焉共处
戒行李于昧爽,指一善而驱去。
晨光之憙微,浑沙水不详
风拂面而萧萧露零衣而瀼瀼
众我先而策马,来吾道前路
肩相骈而迹累,人马纷其挟道。
何人乘肥,乃放辔而自逸
心不操于恐坠,马忽陨于深谷
盖天下之万事,信一揆于此也。
夫孰有谨而不成,孰有忽而不败。
由谨忽之异宜,判成败昭然
余亦惧夫若是,念弥敦于临渊
驱余马之不急,执余辔之惟坚。
旭日之始朝,炊发溪之平陆
金乌山下,式冶隐旌闾
首阳薇遗草栗里田园旧墟
咏斯诗而圭复,忠可摩乎秋空
后人立碑,道屋之以钦崇
二心之过此,发应竖于高风
未数步而,懿赵妇之贞烈
石虽没于荒草节尚光于白日
一善之前川,求所主城中
厦屋渠渠,众皆入而为容
违弃而改求,得城西茆茨
名利都府固众人之所驰。
纷自南而自北,举靡然而争趍。
杂沓而盈宇,马腾骄而塞衢。
能文才子,或小技之彫虫
登名一科,咸竞巧而趋工。
科业一设,叹世道浇薄
学已绝而教乖,止时文镌刻
但骋好夫文辞岂知昏其神鉴
弃天爵而不修,日人心之坏陷。
风已成于忌才,乱相寻争名
行是学于天下,世何升隆平
用是人于庙堂,民不得聊生
余亦昧夫前训,坐枝叶繁茂
寸功于万一,且从众而驰骛
然余心之所存岂维事夫名利
考古人之所佩,钦景仰不已
夫子善诱,有博约格言
孟氏挈夫裘领,重指掌操存
宁力不足以死兮,或庶几乎斯语。
嗟此志之告谁,聊凭辞以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