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赋 明末清初 · 张显光
理岂难知,一而万万而一者。
分而言,道与物物与我也。
合而言,我亦物物亦道也。
人能不局于形气,眼可通于四方上下。
屹空中之楼阁,挺人豪于聚奎之乾坤。
早从方外而得一图,庖牺心事兮此焉存。
卦六十四兮圆而方之,宇宙乎其中。
几年冬不炉夏不扇,纵横错综兮鞭霆驾风。
年五十学尽乎天人之情,欲求己滓兮无可得。
不出乎安乐窝户庭,悠悠兮天地万物。
观夫苍苍然者动而圆,日月星辰其斯备。
膴膴然者静而方,水火土石之攸比。
天以变兮暑寒昼夜,地以化兮雨风露䨓。
爰交感而互应,物纷纭于九垓。
纵分而性情形体,横别而飞走草木。
物大小于焉千万,人贤愚于以兆亿。
体备于耳目口鼻,用悉乎气味声色。
十与十二相乘而变化,可毫分而缕析。
世皇王帝霸之相承,经易书诗春秋之迭作。
应之以圣贤才术,尽之以道德功力。
大而元会运世,小而岁月日辰。
迭终始而往来,治乱兴亡之可分。
一而二二而四,十六而天地之数穷矣。
消而长者天道,因而革者人事。
曰有权存乎其间,非圣神其孰尽。
于以观之,物虽微而孰遁。
大自天地,小至毫忽。
近自吾身,远至六合。
无非物兮,理在我而无阙。
统言之而曰道,散言之而曰理。
形器之则物也,推步之则数耳。
会在我而此心,一以贯兮包括。
是尧夫之观物,其诸异乎众目。
心与身兮,物与世举。
观万之以一,岂特水鉴。
能一乎物形,玆可以物情之能一。
于是孰天孰地,一方寸兮何古何今。
一胸中兮,无高深其不致。
宁微细而未稽,观之兮何为。
反而会诸吾身,性可尽兮命可顺,心而仁兮物皆春。
使当年获尽其蕴抱,庶见夫内圣外王之大业。
可杜南人之构乱,岂有靖康之巨孽。
竟作无名之一公。
吁嗟乎数耶命耶,观物只足以为独乐。
不能使万物各所,天下一家。
然皇极经世之一书,当与天地而终始。
因先生而知孔子,因孔子而知伏羲。
又因伏羲而知天地,先天学发明于万世。
钥实启于邵子,而今天地昔日之天地。
万物昔日之万物,此理之在此心,又何异夫今昔。
知易理为知天,余未暇于数学。
万物静观皆自得,程伯子亦有是说。
数不外乎理中,愿从事于穷格。
物求所以然兮,事求所当然。
由是而往兮,可以尽性至命。
道理尽处,数在其中。
穷神知化,亦何外乎此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