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一善足法于来许,在闻过而勇革。
过勿惮于人规,德可遵于取则。
肆仲由之喜闻,宜永师于百世。
夙抠衣于圣门,懿厥质之刚毅。
恐有闻于未行,志专专于为己。
顾应接之多绪,谁不差于进善。
思有艾而能复,旡祇悔而不远。
然已过之难见,固无自而内讼。
玆欲质于规正,俾无失于妄动。
心既眷于乐闻,人讵惮于乐告。
语不逆于及耳,喜则形于攸好。
非尔言之足取,要余质之式化。
拟闻斯而汲诸,勉进进于无过。
岂畏难而苟安,曰用力于雷决。
惟日反乎天理,罔一事之不实。
人皆仰于既更,若日月之光复。
功既极于不吝,德自造于升堂。
謇垂美于无疆,蔼令名之洋洋。
吾固知为法于后学,自能改而基始。
纵一段之细行,实万善之根柢。
彼终累乎大德,孰非效过之攸致。
惟罔小之在玆,足矜式于永久。
宜先正之发扬,作百世之师表。
嗟生安固不易得,人孰无乎过失。
苟自反而无疚,与天质而为一。
何学者之笃实,必于是乎为法。
功或放于毫差,堕坑堑而罔救。
伟若人之迁改,亶有得于践履。
非自治之诚切,庸有闻于至喜。
执所行而宣念,诚不僭于为师。
何彼哉之罔念,反自是而遂非。
习已痼于必文,则何益于为己。
是讳疾而忌医,宁灭身而旡悔。
咨余生之寡蒙,轸不暇乎有愆。
等百世而尊师,服往行而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