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句因包含“问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问津
第 26 句因包含“尧,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尧舜
恨赋江文通有恨赋。李太白拟之。其所恨。皆非丈夫可恨。故特举圣贤之事而恨之。) 明 · 金隆
 出处:勿岩先生文集卷之一
一架之经史,扣胸中新恨
异文通之所赋,岂太白之所怨。
前脩不遇,寔后人之深悲。
周道之欲坠,有天纵圣师
海内栖遑,期拯济一时
大为施设,俗可变雍熙
庸暗滔滔虚岁月于问津
抢攘战国,挺亚圣哲人
齐梁而暮滕,勤反复王霸
杨墨大辟兴仁义之美化
痛久陷于功利,竟无补苦口
两程勃兴道一揆于前后
谆复讲筵,拟其君民。
喜事之丑夫,乱旧章以变新。
一居州其何救,空受侮于打敬。
晦翁继作,任一代扶正
忠恳章奏,冀转否而为泰。
遭售嫉之罔极,终听我迈迈
四十日之朝廷事大乖于筮遁。
圣贤在世,固出治之所本。
一用一舍,判兴亡邦国
播弃仇视胡人谋之不淑
有数有命,亦无奈于时运。
已矣天实为之,又何用夫抳腕。
当时之一屈,乃大伸于千古
相继相发,昭治平大道
太平万世,垂至泽无穷
宇宙商略,恨少泄于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