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费隐而冥观,求造化之枢纽。
涵万像于一中,运自然之妙有。
知不挂于虚无,谅实理之攸寓。
苟斯理之或息,讵生物之不测。
天不能以高明,地无自以厚博。
鬼神何自以屈伸,阴阳何赖以阖辟。
信有物必有是理,夫孰不本于实德。
原浑然之全体,自大块之告剖。
先天地而始凝,羌纯一而无杂。
蕴至妙于真实,敦大化兮不息。
因无极而主张,散万殊而著迹。
体四德之流通,推五行之动变。
蔼云雨之行施,妙鸢鱼之著见。
日星粲其丽天,萌芽茁其繁息。
般纷纷其化生,各禀形于亭毒。
固巨细之并育,岂精粗之异致。
羌体物而不遗,浑溥博于终始。
理或间于虚假,物何有乎生成。
知自微而渐著,謇轇轕于品形。
念于穆之明命,探性情于吾人。
参天地而中立,备万物于一身。
包九经之大道,括三德之宏达。
敛方寸而无迹,应万变之酬酢。
心或失于间断,道必归于虚文。
孝非实而无父,忠岂伪而事君。
信已乖于朋友,序亦悖于天伦。
纵万善之具备,一放心而皆假。
夫岂有他故兮,莫纯一之害也。
肆君子之思诚,要自明而推极。
道未至于纯亦,功必做乎致曲。
念不弛于无妄,心常戒于怠忽。
虽安勉之不同,妙变化之叵测。
竟尽己而成物,谅与天而同德。
是谓诚之为贵,孰无实而有得。
噫天人之至理,可一言而能尽。
天无心而沕穆,寓生物于默运。
人有心而易放,丧厥初于私欲。
理既同于上下,诚何有此纯杂。
伟先修之格言,用最关于心学。
既无理外之天,安有心外之物。
盍存心而自强,体乾健而不已。
位天地而育万物,愿圣上之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