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严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家
第 1 句因包含“严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光
第 1 句因包含“轩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轩冕
第 2 句因包含“濯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濯足
第 5 句因包含“任公,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任公
第 7 句因包含“林逋,西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林逋
第 23 句因包含“金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榜
第 33 句因包含“狎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狎鸥
第 48 句因包含“方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丈
第 50 句因包含“看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看竹
第 55 句因包含“啼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啼鹃
第 68 句因包含“拾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拾芥
第 69 句因包含“柳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枝
第 85 句因包含“苏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苏仙
第 93 句因包含“为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鱼
第 1 句因包含“严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光
第 1 句因包含“轩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轩冕
第 2 句因包含“濯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濯足
第 5 句因包含“任公,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任公
第 7 句因包含“林逋,西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林逋
第 23 句因包含“金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榜
第 33 句因包含“狎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狎鸥
第 48 句因包含“方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丈
第 50 句因包含“看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看竹
第 55 句因包含“啼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啼鹃
第 68 句因包含“拾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拾芥
第 69 句因包含“柳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枝
第 85 句因包含“苏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苏仙
第 93 句因包含“为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鱼
与严启昭,赵季任,任君遇。游汉江归来。纪行录示诸公 明 · 林亿龄
出处:石川先生诗集卷之二
严陵傲轩冕,濯足万里濑。
赵抃抱琴鹤,清节以自砺。
任公蹲会稽,饱食若鱼脍。
林逋厌世纷,高卧西湖外。
嗟我二三子,何幸共一世。
名声乃吾累,忽被微官系。
常思摆俗缘,一扣江湖枻。
时维暮春者,小雨澄馀滓。
野航受两三,船尾琴书载。
枸杞满江岸,世人不知采。
应知千岁根,或向中宵吠。
金榜大如鸦,鱼鸟为之骇。
逆上石滩悍,寸进还尺退。
篙工张夕帆,快于怒马駃。
山随船共走,云与我俱逝。
出没三角峰,隐若行人髻。
狎鸥亭已墟,至今唯荒荠。
沙明照须眉,宛彼古镜对。
泊于种德亭,四山郁已晦。
沈沈杨柳影,苍然开活画。
粘台村酿香,流匙野饭细。
渔家生事微,槿篱茅为盖。
儿童出观之,猱玃形容怪。
夜投奉恩寺,方丈绝潇洒。
寻梅梅已死,看竹竹犹在。
山盘进红消,霜气生肝肺。
达曙无一梦,佛灯明复翳。
啼鹃不得闻,远客潜垂涕。
吾非爱其声,童是古之帝。
晨起向江头,草露侵衣袂。
徐牵溯楮岛,远岫铜钲挂。
韩公旧栖地,草木皆可爱。
沿洄倚东浦,纵观叉鱼快。
蹈水若履地,取鱼如拾芥。
贯之以柳枝,满船金银碎。
兴阑顺流水,健橹挟风势。
笛怨音含楚,笳清响带塞。
杨花飐古渡,踯躅明岩澨。
人家水半扉,篱边鱼网晒。
成谨亭子好,无人门昼闭。
危栏凌喷薄,楚枫罗生砌。
潮平天尽落,村远烟横带。
苏仙千古后,兹游足可继。
将归舣于岸,仆夫沙头拜。
如与亲友别,依依不忍背。
俛首入尘臼,偪侧生劳瘵。
时时梦为鱼,泼泼游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