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句因包含“旱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旱魃
天心仁爱人君进士第二 明 · 郑希良
 出处:虚庵先生续集卷之一
闻天之于君也。
畀之土地,付之人民
有谁云憎,惟德是亲。
居高听卑,推仁爱之无私。
必先示其咎徵,警厥职之或违。
随所遇而辄应,理不爽毫发
要欲戒其怠荒,肆以降之妖蘖。
侧身修省,可转祸而为福。
哲王战慄,惧告谴昭晰
涉春冰之兢兢履虎尾翼翼
国家之将危,思反躬自饬
君子在野何以陟之。
小人在朝何以斥之。
典章久阙,何以复之。
庶民阻饥何以粒也。
克勤修政,尽在我之厥德。
诚以实而不以文,又何难夫变灾而作吉。
此天之所以仁爱默佑冥冥者也。
昔尧之钦若,平九载垫溺
成汤钦崇,消七年旱魃
太武之兴,由于桑谷之生庭。
高宗之圣,始于鼎耳之雉鸣
苟非天之所爱,岂可使商祚而灵长
况乎大风拔木成王之德孔彰
云汉昭回,周业以用昌
明威孔昭,夫孰云其渺茫
伊洛之渴,夏室遂以罹殃。
山冢萃崩,姬历亦以几绝
天意之独恶,在时君之莫察。
萍实休祥,羌不足论也。
视鹃鸣而志骄,又弃而莫之言也。
纷既指瑞而谓天之厚余,焉知仁爱在于灾变之或出耶。
吾将董子之说,以为天下者之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