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嗣君上稽天命。
下察人听。
以为作乐者存乎功成。
制礼者本乎理定。
故易尚随时。
礼贵从宜。
于以致理。
何莫由斯。
允矣君子。
休哉令规。
采三代之帝典。
起两汉之朝仪。
于斯时也。
秦吞六雄之后。
汉承百王之弊。
礼坏乐崩。
上陵下替。
将欲创洪业。
尊皇帝。
驯致王道。
丕革季世。
莫先乎正位以经邦。
体元而立制者也。
夫其将用于国。
先习于野。
辨度数于声名文物。
审等威于君臣上下。
儒生肃以济济。
物有其容。
国典焕其煌煌。
礼无违者。
然后辟双阙。
会百僚。
动必严恪。
进无諠嚣。
长幼之序不忒。
贵贱之仪孔昭。
锵锵兮若万国赴涂山而会。
秩秩兮如百官仰太一而朝。
岁十月。
天地澄爽。
宫殿清旷。
风传警跸。
日丽天仗。
于是右陈列辟。
左立丞相。
东西分而则别。
文武俨以相向。
簪裾奕奕。
颂鹓鹭之具寮。
剑戟森森。
列熊罴之名将。
帝容式展。
皇威克壮。
莫不上恭己以临下。
下竭诚而奉上。
观其威仪允淑。
容止具笃。
天子负凤扆以皇皇。
正龙颜而穆穆。
百辟欣戴。
九宾悦服。
拔剑者惩惧而慄慄。
饮酒者敬慎而肃肃。
故知君有威故能守其邦。
臣有仪所以保其禄。
帝谓叔孙。
旧章斯存。
可以发挥我洪德。
启迪我后昆。
方将守而经国。
岂止焕而盈门。
不然。
何以表一人之贵。
知万乘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