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句因包含“当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当宁
第 34 句因包含“琼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琼枝
第 56 句因包含“垂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衣
第 73 句因包含“大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庭
镇圭(以王者端拱四维镇宁为韵依次用)820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天子镇圭
十有二寸其长。
义在抚十有二州之域。
而为亿兆之王。
比德焉。
所以特达之美。
大名也。
有以弹压之强。
以之徵守
有土之臣至。
以之恤患
受灾之地康。
当宁无为南面
朝日有事东方
百辟而执之。
五瑞来者
山龙之端表。
我则清光皎然
蒲谷成行
尔则鞠躬如也。
想夫彤闱乍晓。
碧砌生寒。
玉座高居
中峰之冠瑶岫
炉烟迥出
秋月之压云端
是以圣后矜持
庶寮瞻重
八荒度内
故捧必当心
万务掌中
故大不盈拱。
冕旒璿枢星缀
黼黻琼枝花拥
岂独使威仪可观
亦以明社有奉
美哉圣人之制器也。
不有类。
锐上象天
方下而法地
采章尽饰
崇高定位
众色不可以杂施。
方面之正者惟五。
偫山不可以咸写。
域中大者有四
举凡得一
相传莫二
义存敬慎
道在底绥
详观组约。
足辨操持
经制不乱
缲藉相维
国家备物继周。
垂衣体舜
自天有命
非因桐叶而封唐。
提象握机
故配土行而执镇。
岂惟历代之瑞宝。
抑亦受命符信者也。
重曰。
圭锐也。
睿作思而百志灵。
安也
安于道而万物宁。
亦尝三复斯名矣。
所以道德之惟馨。
若此则君为道之本。
器乃道之形。
苟能据于道而依于德。
亦可以执无名之璞逍遥大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