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破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破竹
第 21 句因包含“隐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隐雾
第 33 句因包含“西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伯
第 58 句因包含“南山,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山豹
管窥豹赋(以管中窥豹时见一班为韵)795年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管实圆通
豹称奇质。
窃窥无视
果遇文而得一
言如立信。
初云必有可观
美在其中
守而勿失
奚执虚而莫见
谅衡空而有窥。
注目每思夫破竹
专心常切于主皮
得精神靡怠。
盼睐无亏
辨或未分。
岂敢小人所视。
言如有准。
安得童子何知。
不可轻。
智难相短。
瞻夫隐雾之兽。
乃用窥天之管。
文质之不伸。
独孤明之所满。
分形既内识规规
视远惟中央坦坦
然后虚心可达。
小智攸同。
毫釐必远。
长短皆通。
投迹傥遇于东周
孰辨犬羊之鞟。
有文而比夫西伯
岂殊缧绁之中。
是谓祈进奚为
求知不倦
将希国士之察。
用当君子之变。
罗因一目
期所视之无偏
利绝一源
向明独见
乃知蔚文者道不足攀。
俯视者智或防闲
微明有辨
果偶中之无难。
容止可观
且殊窒隙
邂逅相遇
更喜通班
专美之独嘉。
生知而何教。
流睇已假夫观止
审像乃知其是效。
十年之学。
自分西晋之贤。
一管之明。
更识南山之豹。
如是
履中不昧
应手无疑
觊觎有以
专精所之
亦何必誇久视
一时
然后知求仁之可验。
智者之念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