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学。家有塾。
播乐德之文采。率冑子以化育。
始先激其清浊。而后攻其节目。
鼓箧之士。宣声音以相和。
挟杖之时。俾心志而思服。
语于效者。执德不回。
道以乐者。知阳必来。
盈耳之声讵作。理心之教有开。
实俎豆之闻矣。宁钟鼓而云哉。
动于外而畅于中。使和其性。
进以德而举以事。各尽其才。
惟其敩学。必有谟训。
咸养以致和。强学以待问。
观德毕贤愚之贯。序德同长幼之分。
岂不以乐之至也通乎神。教之至也慎乎身。
惟彼乐之为德。是彰教之有伦。
不在匏竹设。金石振。
乃贵于祗庸备。孝友陈。
岂不念终始而典乐。美教化于成均。
遂乃与诵讽。观屈伸。
斯可以移风易俗。不止于温故知新。
保和于心。畅五声而授之有道。
将逊其业。崇四术而宏之在人。
厥类可知。允怀在兹。
谅审乐以知政。由切问而近思。
初感至音。听角声而恻隐变矣。
终怀雅性。闻羽奏而宽大似之。
且被之以箫管。加之以训辞。
升学而在于春候。合射而戒于秋时。
然则不教以中和。不能知乐。
不教以博依。不能安诗。
是以学者为王化之端。乐者系国风之本。
故曰观大学之道。然后刚知困而满知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