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乐为德也。
保太和。
茂生育。
是以先王法之以成教。
乐正尊之以示睦。
将磨琢于仁义。
匪铿锵于匏竹。
洋洋乎节以惠和。
煦煦然致其恭肃。
其仪不忒。
故容止可观。
其道既宏。
乃进退可复。
信月将而日就。
庶不谄而不渎。
且有教无类。
道之原来。
廉让之风斯扇。
恺弟之德不回。
趋隅以继其志。
待问以成其才。
于以见易和之容。
参于前也。
中庸之德。
夫何远哉。
何必朱干玉戚。
一起一偾。
将以宫商克悬。
角徵潜运。
凫趋碧沼。
皆籍籍于令名。
鱼贯青衿。
各愔愔于淑问。
百行由是内融。
三德于焉成训。
俾夫迁善者乐以陈。
修己者德以真。
乐者乐也。
可以乐其孝友。
德者得也。
可以得其忠臣。
昔后夔所以推其典乐。
虞舜所以称其圣人。
岂不以人心感乐。
乐其有伦者哉。
今国家德教绥于九有。
礼乐达乎四维。
朴素远符于轩氏。
和乐方轶于周诗。
多士济济。
百寮师师。
明诚之德可见。
中和之乐在兹。
自君臣达乎父子。
性成也何莫由之。
由之伊何。
行之非远。
亦由端本去末。
化遐自阃。
然后外可以维城。
中可以补衮。
于与乐乎。
实教人之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