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矣哉。海浩漾。
寻之无际。望之无象。
利万物以成德。总偫川而为长。
柔能善下。禀巨壑以包涵。
挹而朝宗。睹众流之归往。
是以临不测者未足言其济深。思利涉者孰可咏其河广。
究其所由。得之在柔。
滥觞之初。因一勺而畎浍。
循环无际。想三岁之周流。
伊昔洪水方割。夏禹是理。
既浚昆崙之输。爰标南国之纪。
故导之逾远。非壅之可止。
将虚受之为德。谅成大而有以。
且明乎避高之义。自得乎润下之旨。
始将就湿。想浩浩而其来。
终类沃焦。见滔滔之未巳。
原夫水反于壑。海不厌深。
其有也靡患夫泛滥。其细也不逆于浸淫。
是知众流同归。异源将合。
注而不竭。但见乎川流。
满而不盈。更因乎海纳。
广哉巨瀛。莫之与京。
万里波委。四时砥平。
灌以泾不能混其浊。注以渭不能溢其清。
不涌浪而跳沫。独持盈而守成。
故得万穴争赴。九河自同。
类夫云之从龙。鸟之附凤。
又似一人立国。万方入贡。
愿以含垢之体。为纳污之讽。
因知夫海为川谷之王。以宽而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