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句因包含“海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若
第 30 句因包含“阳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阳侯
第 38 句因包含“鲛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鲛室
江汉朝宗(以百川会流归于海为韵) 唐 · 樊阳源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四
江汉之流。始滔滔楚泽
导源而则异。必朝宗而来格。
故能吞别派而且千。壅细流而累百。
初谓发岷山溅溅。出嶓冢涓涓
荐至以盈坎。遂同归巨川
洋洋不穷。驱迅波以来注。
浩浩何足。走惊浪而方前。
沸渭迸濑。崩奔争会。
东陵而更长。历南国而弥大。
引汲清浊并包畎浍
逶迤域中。终委输区外
双流淼淼。并鹜悠悠
滈污乎万里经营乎数州。
静委极深。且无惊于海若
潜盈巨壑亦何怒于阳侯
彼宏纳之无际。信为长于百流
尔其揭厉莫从。深浅无必
绝地脉于飙驶。透天池箭疾
善下以洁乎龙堂流谦更清乎鲛室
就其深矣。谁识滥觞之源。
不可方思。空想舟之实。
终始齐赴。周流不违
似有待而俱进。何经始相依
演漾纡馀。必远分而迩合。
洄澓激射。虽异出同归
则知海之为量也。虚而有馀。
水之趋本也。道亦相于
二派既朝于沧海众星如拱于辰居
汉之广兮。明委积之有所。
江之永矣。表灵长之在诸。
是俾涵虚之状益深。浮天之容斯在。
归塘不息。谅纳污而惟倍。
大矣哉谁究其广深空有望于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