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肇祀于上元。
必展礼于南至。
至者作候。
故用其吉辰。
南则向明。
故就于阳位。
盖取诸吉土。
以父事天。
降皇车以尽敬。
奉苍璧以告虔。
至诚遂通。
祯祥不能以自閟。
幽赞不昧。
云物于是乎昭宣。
及夫盛礼既毕。
大驾言旋。
兆人仰观于空际。
太史伏奏于君前。
曰当此和煦。
静无纤氛。
照曜兮天垂爱景。
霏微乎山出祥云。
度青霄而匪徐匪疾。
向丹阙而乍合乍分。
应乎一阳之始。
焕乎五彩之文。
氤氲摇曳。
去来无际。
望之虽曰崇朝。
庆之知其嗣岁。
谁谓其有叶。
本乎触石而来。
谁谓其无心。
偏舒捧日之势。
岂非夫表王者之殊祉。
答泰坛之亲祭者也。
天子乃命百辟。
诏有司。
载笔以兹记事。
祝史叶其正辞。
国庆可徵。
宁虞于水旱。
年丰有待。
先咏其京坻。
自跻仁寿之域。
肯继春秋之时。
且南正上言。
休徵无咈。
肯比夫观台之望。
将为备于云物。
子月之祀。
阴阳始交。
岂比夫鲁史所纪。
候启蛰而乃郊。
我礼踰旧。
我祥靡究。
望岁而知岁之穰。
祀天而受天之佑。
五云八风之异。
寸眸遂占。
三百六旬之期。
一日可候。
不然者。
何以炳焕图牒。
发挥草奏。
是知郊祀而汉武奚匹。
推历而轩后怀惭。
照临之明兮。
将日月并出。
覆载之广兮。
与天地同参。
臣有睹盛仪而瞻瑞物。
愿齐圣寿于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