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崔公颂德碑 唐 · 李华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昔在召公。相武王除害去虐。敷命帝庭周公佐成王卜洛定宅。登颂清庙。奉康王会朝丰宫。克致太平。惟崔公相元宗保宁圣德镇安天下。辅肃宗扫除凶秽太平。(一作天命)事今上宣明威抚绥淮海。惟申伯翊宣王登南邦。兴周室小白诸侯翼奉王室。与崔公叶德同勋。皆姜姓也。夫议盛德。谕大功。赞大贤。举其殊伦卓然昭明不书其细。大体也。故诗陈方叔之烈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又美韩侯之封曰。有倬其道。韩侯受命。今述崔公。亦不名备官。古之制也。后魏尚书亮。八代至公海内首族。人伦德范。公少负文学重名。具兼宏略。扬于王庭甲科入仕。历京兆仓曹参军再迁司勋员外郎。丁太夫人忧。以毁闻。终丧。拜刑部员外郎侍御史。知剑南节度留后事。逆臣幽陵。陷潼关至尊兆人思古公避狄之义。于是帝车西南。依我心膂。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节度采访使元宗克让圣子。家为唐虞公出王命至于朔方弼谐二圣孝慈光明。自西自东。殄歼元恶天讨之师。岌如山行。寇若霜稿。鼓燎无馀。帝曰尔圆。实叶朕志。官中书令。拜赵国公。公拜稽首。臣敢上冒。以负天明命。帝遂其高。俾作少师师训东宫。兼长邦宪居守洛京。乃傅济王。又典汾州王德日宣。汾州阜安。乃统江淮。主三军。督万人。加工部尚书。时征镇之司。恃勋奸令。公独露奏。慝用辍兴。转吏部淮南既清。军有馀逸。夷难江南万里康哉六岁在镇。心驰王幄。恋慕之极。至于涕洟。献章请朝。帝恩降允。公不俟驾。建旆将驰。耆耋泣诉吏人遮道指日诣阙乞留者三百馀人。公申谕而行。至于京师天子大悦曰。赵国公先帝元臣。常为朕师自我不见于今六年有司如朕意待之。加尚书左仆射。遂淮南之请。所部八州人。舞手蹈足秘书省少监庐州刺史长乐贾深。有文有武。忠于王室推心驭下嘉绩升闻戴公仁明。思扬盛德合肥彭城刘商先后之族。临人惠和一州老幼咸曰。我州我邑。敷王德泽。崔公封内。我是以安其仁。不铭其德。不可谓贤。华尝忝公游。咨以为颂。夫五岳三公四渎诸侯。公入掌三公之政。出践诸侯之长。昔郑武公卿士诗人赋缁衣鲁僖公为周贤侯。史克颂坰野。敢附前烈。以书公不朽。故褒大臣则王室尊。崇美政王命行。不唯颂公。尊天王也。今载公朝觐之礼以宏大之。其文曰。
崔公出镇之崇。
克孝克忠
宣帝之武
恢帝之功。
自蜀自朔。
至于秦宫
出纳大命
决事于中。
崔公烈烈郁郁
以邕以肃。
乃统淮服
洎江之隩。
阗阗长毂
霞旆霜镞。
蠢尔凶毒
罔不颠覆
崔公三世元臣
德绥生人
乃朝于王。
王顾殊伦
且曰东南
饮化如春。
为朕腹心
宁其咏吟
崔公入觐于王。
銮声央央
佩玉以锵。
秉圭奉璋
公复于扬。
四牡其骧。
公慕彤庭
涕濡于裳。
崔公江州邑
孰不垂泣
我公之还。
阳和起蛰
乃求乐石
乐石爰立
刊之颂之。
介福攸集。
州人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