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蒲鞭,示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蒲鞭示辱
第 6 句因包含“野狐,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野狐禅
第 45 句因包含“子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子路
第 54 句因包含“皋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皋陶
第 54 句因包含“赓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赓载
第 64 句因包含“輶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輶轩
第 67 句因包含“文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翁
简州刺史折狱篇为宋霭若观察(昭阳大渊献)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一
公任简州时,有积案猾贼不畏严刑以不能得其实事,乃于公案锦笺十幅诗韵一部前列四役,旁侍一童,以讯贼事。贼无言,先作绝句二首再讯之,贼无言,继作五七律一首;又讯之,贼无言,乃作短古一首;贼竟无言,更作长七古一首朗诵不已,遂不复讯贼。时漏已三转,役倦如醉,童倦如痴,而贼不觉泣下,自言贼不畏严而畏清也,乃具言所事丹阳陆炳赤南序。
不必弥尾青,惠不必细箭五十束。
人肝不代米,蒲鞭不示辱。
围棋破敌风鹤惊,文字参禅野狐逐。
事在简州刺史治狱,狱亦久不服
刺史登堂来,尽取官纸官烛
囚跪阶,官仰屋
一砚一墨一笔秃,前列四役后一仆。
囚意刺史当更厉声鞫,不尔三木砖瓦铺膝檀击足。
如是刑罚惟所欲,彼能坚忍桎梏
亡何刺史诗兴大发十幅锦笺一幅
先为绝句诗,定是偶然(叶。)
既成五七律,诗律细于法律酷。
不识刺史所作何题目短歌未断长歌续,事在心头稿在腹。
蓦然开口吟,丝竹不如肉。
据案疾书判牍
诗成示囚,囚不能读。
为囚作诗,囚乃大哭
具言其事所以然,罪莫赎,誓不敢反覆
刺史吏胥,取其所词一一录。
囚言畏清不畏严,清畏人知,况工吐属
不愿包公一笑黄河五百年,独喜子路之诺不信宿
官鼓鼕鼕鸡喔喔,以诗诘囚囚竟伏。
借问何所似,有似烛照数计龟卜
两旁侍者倦欲眠,犹恨刺史不速
唐以诗取士法吏文选熟。
皋陶载歌,所问自然淑。
身为宰官身,弹琴尚嫌俗。
身为苦吟身,击钵则已蹙。
何似深宵吟得诗数篇,绝胜长日惟消棋一局
我歌简州刺史宋,说本珥陵山人陆。
輶轩可采,蛮貊可牧。
君不见汉朝循吏若干人,第一文翁化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