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缁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缁衣
第 11 句因包含“从,赤松,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从赤松游
第 11 句因包含“赤松,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松游
第 28 句因包含“展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展骥
第 28 句因包含“千里,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里骥
第 28 句因包含“千里,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里足
第 42 句因包含“环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环堵
第 54 句因包含“冰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冰壶
第 70 句因包含“横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横陈
第 72 句因包含“八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八景
第 72 句因包含“八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八景
第 73 句因包含“驭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驭风
第 75 句因包含“丹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丹井
第 79 句因包含“铃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铃阁
第 81 句因包含“全,刃,解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解牛
第 91 句因包含“九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棘
第 109 句因包含“击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击鼓
第 111 句因包含“眉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眉寿
宜堂赋(为张倅作。)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五、《雪坡舍人集》卷一○
鲁丘称好贤之诗兮,曰如郑之《缁衣》。
惟周司徒善于职兮,国人美之而曰宜。
适子馆而授粲兮,衣苟敝而又改为
千载谁嗣兮,乃复见于此时
高安之胜区,俗清美而易化。
乃以从游赤松仙人,而为平分风月别驾
无何而政成,思欲乐其闲暇
爰启新堂,以宜字之。
椽笔而成记,发江山潜辉
有庞者眉,左扶右携
来观厥成,载笑载怡
私问于公之客曰:「宜堂之名何居
其此堂之宜我公乎,抑我公之宜此堂乎?
顾天衢之方亨兮,展骥足于千里
决非如休亭主所谓之三宜也,又非如竹楼使君所记之六宜也
以宜字堂,厥有其义。
客如知之,愿为父老言公之意」。
客曰:「叟不读公之记乎,公之意在于尔民而乐事其寓也,故其为堂也,不雕其楹,不峻其宇,席可函丈,室如环堵
寓意鼓琴弈棋之间,而意不在樽俎托兴赋诗吟啸之时,而兴不在歌舞,故能无所往而不宜
而斯堂也,亦真宜行乐之所。
是故烟晴景明,花菲萦,则宜于春。
翠阴郁苍冰壶昼凉,则宜于夏。
风露鲜霁,则宜于秋之晨。
雪月争清,则宜于冬之夜。
焚香读《易》,则宜于自公之馀。
品茶评诗,则宜于对客之暇。
颂声清水之庭,诉牒稀蔽棠之舍。
此宜堂之无所不宜者也。
况夫邻碧落洞天,对蓬莱绝顶
荷山自献其万状锦江横陈千顷
安期九霄吸流霞八景
骑气驭风而游于方壶圆峤之境,又不特菡萏剑池,酌清泠丹井也。
宜之大矣哉!
孰为之宜,盖有其故。
铃阁无有蟹之嫌,寮幕深咏鱼之趣。
芒刃于解牛,微捷径窘步
此堂之所以为宜,而斯名之所以无负也」。
未已父老欣然而笑曰:「宜之义知之矣,而斯堂则岂公之所宜乎?
我闻佩仙花、吟紫薇时,则有白玉之堂;
三槐、植九棘时,则有中书之堂。
公之所宜,盖宜于此,而岂止宜于雌堂半席乎」。
以为然,遂从而歌之。
歌曰:公作新堂,是名以宜。
可以饮酒兮,可以赋诗
风月无边,乐朝暮四时
轩冕兮志丘壑,匪堂之乐兮乐民之乐。
时和岁丰民物阜康,公领嘉客兮来宴斯堂。
撞钟击鼓,鼓咽咽兮醉言舞。
祝公眉寿俾炽而昌,公宜天下岂止宜于此邦。
抑公之宜兮奚堂之居,匪槐堂之位,则玉堂之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