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北山,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山北
第 91 句因包含“问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问天
第 110 句因包含“牧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牧之
丛冢 宋 · 张矩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七
真俗惑于风水,或久不克葬。
五方通衢,人多旅衬,率以灵柩舁厝寺中,或致失所
在城北则北山寺城东即此庵也。
曩余访东园翁,道过庵,侧见大窖纵横数十柩。
讯之路人,皆云刘都阃令人自庵曳纳其间,今逾年矣,无为之掩者。
窃喜有救正俗之意,然不应久暴坏棺,使莫克以图葬耳。
后闻非其本心,实缘新建参府,与庵逼近,惧上官见恶,遂有兹举。
悲夫,胡使民至此乎!
余时即思鸠工藏之,会雨弗果。
及后再过,已成大冢,盖亦义人,或其棺主,皆不可知
乃作《吊丛冢赋》哀焉。
有司者倘兴汉褒宠之念,亟将颓庵废为义冢不惟广仁,且以袪弊,因并书之,以告良牧云。
疆圉作噩兮,月令度其季冬
余将适乎东郊兮,睇翁于养慵
河干之北陬兮,眙废刹而如墉。
中古冢其累累兮,多露骸之纷纵。
敝俗寄厝兮,托释宇以相从
年既邈而莫窆兮,畴若堂之可封。
戎臣之惮咎兮,率乱投乎巨坎。
末流而罔遏兮,遑克端大本
物故之久暴兮,岂坏土之可掩。
惟尽辟以庐其居兮,俾来者之溥敛。
蜡氏失职兮,畴令埋而置揭。
日月之可书兮,县器服以待发。
昔姬后之施泽兮,亦必及其枯骨
褒宠之赐郡兮,恩均庇夫既殁
阴雨悲声兮,靡停岁月
史氏述以广仁兮,庶牧道表白
世教弛而政厖兮,民失养而多艰。
草菅邦本兮,奚慈爱克宣
饕餮以罔下兮,曷惜逝之弗瞑。
俭岁鲜食兮,民流离而靡痊。
沟瘠弥望兮,将残者之亦酸。
鸟兽以相食兮,畴克济乎衾棺。
积殍肖于邱垤兮,日懆懆悲风
部使恻怆兮,图义冢以为阡。
蔂梩而归窀兮,跪陈辞而祀旃。
涕淫淫其如雨兮,矢民瘼问天
事虽逖而赫赫兮,若将觌乎睫前。
先哲恺悌兮,兹莫企其仁贤
司马感义兮,述丰碑而表镌。
黾勉继志兮,哀旅魂嬛嬛
思命锸以畀瘗兮,庶遗体之可全。
廓民胞以公爱兮,岂阴报而期传。
时日命驾兮,溘斧屋而如峦。
姱美信义兮,旷余心其同然
爰述德以标矱兮,将有裨乎颠连
牧之有知兮,溥兹义于八埏
皇仁不逮兮,庶漏泽之无偏。
按:光绪重修仪徵县志》卷九,光绪十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