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鸱夷,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鸱夷子
第 1 句因包含“鸱夷,子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鸱夷子皮
第 2 句因包含“西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子
第 9 句因包含“不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不兴
第 44 句因包含“翅,大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45 句因包含“烛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烛龙
第 48 句因包含“布帆,无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布帆无恙
第 49 句因包含“海,方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壶
第 73 句因包含“一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一苇
第 82 句因包含“六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85 句因包含“乘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云
松江1100年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四、康熙《武进县志》卷三一、乾隆《阳湖县志》卷一○、乾隆《吴江县志》卷五一、嘉庆《松江府志》卷八、《南宋文范》卷一、道光《苏州府志》卷一三三、同治《苏州府志》卷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鸱夷子皮既弃越相,乘扁舟、携西子、溯东流方将五湖长迈
万钟不留
放若巨鱼纵大壑脱若六骥驰坦道而挟轻辀。
时则八荒收云,千里一碧狂澜不兴远岫凝色。
尽意往,云天出没
风樯悲啸,趣烟波不极
于是亡是叟问津焉。
曰:「三江之凑,实为五湖地脉四远,衍为松江
汹汹浑浑溶溶洋洋
孤岑连嶂,七十有二,眇若散螺黛微茫
五湖之中,大曰包山风穴昼暝霜林夏寒
暮烟屯其叠翠冬实累其错丹。
麟鹤之所憩,蛟鼍之所渊。
山中之人,忘世与年,条桑缥缈之下,采石明月之湾包山缥缈峰明月湾。)
草衣木茹,泊若追羲盘而与还。
江流之穷,是则归墟
百谷于一吸,环齐州一区
大鹏奋翅泱漭烛龙洗光于咸虞。
由江而下,二百馀里,布帆无恙尚可以朝海门而暮方壶
虽然善贾者据其会,善搏者扼其吭,方趣南则遗北,既画圆而失方。
子将众物之会,莫若遐观中央
惟是江湖之接,二州相望,散荒墟于垤块,识断岸于毫芒
尝试与子至中流四顾阴霾郁兴不辨云水天高日出万顷在目者,五湖也。
冈岫相属,如走如伏,溟濛突兀乍见乍失者,包山也。
松江上流穷海道于一苇
矫首而斯尽,固可以访渔樵而种鲂鲤,亦优游卒岁矣。
吾子以谓何如」?
子皮曰:「然务外游者有待,乐内观无穷
吾方以日月为烛,六合为宫,参天以为友,从四海诸公乘云气、御飞龙,指包山于遗砾,视五湖一钟松江之胜,又安能芥蒂胸中乎」!
按:《北山小集》卷一二。又见《吴都文粹》卷五,绍定《吴郡志》卷一八,《历代赋汇》卷二五,《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二七八、职方典卷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