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广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广被
第 20 句因包含“行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行苇
第 26 句因包含“立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立谈
第 31 句因包含“方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明
第 77 句因包含“矛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矛戟
仁人之言其利博赋仁者之语,其利诚博。)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七、《龙云集》卷一、《历代赋汇补遗》卷七
君欲图治,臣当志仁
至矣斯言之告,博哉为利之均。
始陈温厚之辞,徐裨庶政
终致休明之泽,广被烝民
夫惟四海之广无穷一人之临至寡。
谓为法制虽系于君上然物宽恕实藉乎仁者
优游亮直来笃论于上聪;
普博渊深,洽湛恩中夏
诚以恻隐德素备,憯怛之心内持
一启沃尽蓼萧之泽,一赞襄行苇之慈。
祸贻无俟于后悔罪苦靡容于横罹。
凡有说也,民皆利之。
观过斯知,方自立谈之顷;
成功则一,果周时措之宜。
膏泽于是下乎民,匹夫无不其所
方明己任之莫重,岂止悔亡有序
渊若达德蔼如法语
推陈贱踊,嘉晏子之告齐;
别白蹊田美叔时之悟楚。
岂无厚貌,终身戚施
岂无邪说触涂诡随
盖爱己甚笃,则爱物亦至;
而处情弥厚,则处人岂欺。
是必布帛以兼暖,耻风波之数危。
虑既及此,言斯善其。
大人格君之非,初不劳自反
惠心尽物之愿,曾莫见于容私。
故夫物则能供其求,以民则皆受其赐。
济人何补陋术,移何嗤于末利
孰若天回上听默识,仆起积年弊事
已殊咸口,徒深转末之滕;
无取屯膏,终愧未光之施。
厥后俗既持薄,说非用情
鄙矣啬夫便捷纷然战国纵横
膏唇拭舌而何有理夺;
剥肤椎髓,而适资患生。
烦或胜简,伪斯夺诚。
利口覆乎邦家,悲闻班固
伤人甚于矛戟,叹起荀卿
异哉,守中无待于多言寡信或生于轻诺
世济其美者,由反君于道;
民受其弊者,亦逢君之恶
故知仁人之言,其为利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