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0、158、166 句因包含“火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火宅
第 31 句因包含“满堂,金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满堂金玉
第 40 句因包含“床,坦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坦腹
第 51 句因包含“九棘,三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棘三槐
第 54 句因包含“金张,许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张许史
第 55 句因包含“炙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炙手
第 56 句因包含“探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探汤
第 60 句因包含“回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回禄
第 62 句因包含“武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武库
第 62 句因包含“武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武库
第 87 句因包含“抟,羊角,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羊角风
第 88 句因包含“蜗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蜗涎
第 111 句因包含“一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一顾
第 113 句因包含“焦头,烂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焦头烂额
第 115 句因包含“狗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狗盗
第 140、152、156、168 句因包含“三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车
第 155 句因包含“圣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圣贤
火宅并引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三、《画墁集》卷五
直言不能信,故借外而谕之;
正理不能夺,故指物譬之
孔子谓:能近取譬,为仁之方。
孟轲书,大抵譬喻入人
故曰: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释氏书有火宅
举是皆欲诱人而之于善也。
予窃韪之,故为之赋云:
仁宅不能入,火宅不能出。
五蕴之幻材,依三界建立
其宅朽故,土穿木蠹
虽乐居处,实同暴露
寝食燕安不觉不悟
哆大矜华,誇高逞富
金玉满堂簪组成行
珠栊璧房冬温夏凉
地控水陆,路直康庄
宾客候门,趑趄傍徨
执侍番辈,坦腹在床。
挡㧙挨抌,婢仆强梁
腾踔𨏼轹,车攻马良
耳瞆丝竹,鼻餍膻芗
口爽滋味,体倦衣裳
朝醒暮酗,旦取夕忘
三槐九棘卵翼揄扬
外姻甥舅许、史金、张
门可炙手,室如探汤
春来秋去,其乐未央
檀槐改而不举回禄监而不禳。
以致宝台洒熄,武库腾芒。
城门烟𡏖,宣榭荧煌
池鱼之亡及,略厩马之或伤。
客无商丘姚光之贤,术靡樊英、郭宪之长。
不取淳于之前识,宁免牧子之后殃。
而况名薪积而如山,利膏流而如川。
五欲橐籥三涂炽然
火自心起,倏尔大作,肇本中除次及堂筵
邻里奔迸鸡犬攀缘
郁勃赫曦,芬轮转圜。
烟𡏖彗天,煨烬沸泉
千雷隐辚,万电回旋
风抟羊角雨洒蜗涎
凌为流星,散作燎原
十里避热百里闻膻。
当是时也,巢居飞扬穴居深藏
或爇毛而杀羽,或跳灶而乘墙。
各奏生路安能缓步
半生半死,犹或散而或聚。
头角峥嵘肠腹回互
䶥掣睢盱睚眦嗥吹。
魋夔蹲踞鹰鹯拗怒吮血含腥,饮膏抉乳。
或鬨或潜,一啄一顾
有狐野干焦头烂额,成辈而出;
鼠窃狗盗,廋形匿影,投隙而入。
或祛箧而半焦,或探橐而全湿。
莫不幸灾乐祸乘危利急。
厥有居士,睹此扰攘迫迮之势,闵兹愚迷颠倒之徒,内外慈悲作念思惟
我有膂力一身已出。
顾彼儿女火来迫身,寂复不知,贪著戏弄东走西驰
亦复不知何者为火,何者为宅?
无忧无怖,孰安孰危?
当作计,诱而出之。
于是饰以三车,列于门外,惟羊鹿牛,照耀行路
儿女见之,喜悦争取一时走出,列于通衢露坐清凉安稳快乐
得免斯难,随力而受。
乘此三车,而出三界
噫嘻
此乃圣贤方便善巧譬喻之说也。
居士三车,则佛之慈力也。
火宅儿女,则三界众生也。
此理非有非无非实非虚。
傥言其无,终日嗟吁
傥言其有,故不出走
是以火宅虽苦,出之者少;
三车虽乐,乘之者稀。
百君子,勉而再思
不可不知,吾是以区区赋之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