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享于祖,礼终以时。
《雍》诗所以歌者,祭器从而彻之。
周颂一章,择作永言之用;
宗庙九献,此为去馔之期。
成王以贵为一人,祀兼七世。
岁或举于祠礿,时或行于祫禘。
且谓尽物尽志者,孝子之事;
有始有卒者,圣人之制。
当取正声,以尊先帝。
尸初以入,必奏肆以迎尸;
祭及其终,故歌《雍》而彻祭。
《诗》云:「至止肃肃,有来雍雍。
祖考我格,辟公我从」。
有眉寿降祥之述,节宰夫屏器之容。
篇本附于臣工,咏而见意;
时因去其胙俎,礼以为恭。
大抵诗不可废,废之则阙;
祀不可久,久之则亵。
故我就灵宇以行事,扬正音而后彻。
声闻于外,且非客出之初;
孝事其先,用作神归之节。
岂不以迁其祭具之谓彻,播以人声之谓歌?
彻焉造其礼之备,歌焉报其福之多。
以乐为用,非《雍》则何?
是以小师教于瞽矇,职当讽诵;
君妇废其笾豆,音应纯和。
惜哉!
周运否而大礼衰,鲁权丧而陪臣侈。
乐奉祖庙,义同天子。
虽能享献以自大,莫测声诗之所以。
故孔子谓来助有二王之后,始可讴谣;
奚取于三家之堂,徒彰僭拟。
则知帝威穆穆,上德颙颙。
诗曲尽于辞意,礼告成于祖宗。
且异夫率诸侯以祀文,颂陈清庙;
就方丘而祭地,吕奏黄钟。
愚尝因《雍》什之咏歌,求诗人之微妙。
以谓荐可用于广牡,禘可行于太庙。
及其彻也,又从而声之,为万世之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