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句因包含“仲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仲尼
御试戎祀国之大事1046年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七、《公是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戎在禦侮,祀专飨神。
皆有邦之大事,岂庶政同伦
宜社而行,外伸威于殊俗
受釐以报,内均福于生民
所谓朝廷先务教化之本因者也。
稽合前经发挥至理,政有常法,事或殊轨
保民者莫若戎,以驭神者莫如祀。
善师不战,谅治体之孰加;
精意克禋,眷彝伦之莫拟。
是故将命武事也,必有归脤
将格神贶也,必先执膰
盖大其所当大,尊其所可尊。
干戈省躬,信丕经之斯在;
玉帛荐德,微末节以同论
然则治道后先国务小大,威四海者兵为急,叙五经者祭为最。
民神之事不一,皆以底和平
腥熟之俎不同,皆以福中外
圣王劳意于用众,致诚于逆禧。
动则谨尔,下皆仰之。
知夫事之大不在于彼,礼之重莫先于斯
亦犹仲尼陈三慎之端,惟斋及战;
箕子八政之目,兼祀与师。
用能祭典不奸,天威无陨。
或谨以进胙,或重之受脤
迩遐一体,𢥠武节服从
上下交欢欣德馨之明允
故曰圣人之祭,不能独丰;
天下虽治,亦将禦戎。
大而慎之则蒙福,细而慢之则亡功。
禁暴戢兵之机,惟政之本;
明昭息民之义,何治之隆。
盛哉
丕冒群生钦崇大节,非戎无以威远,非祀无以著洁。
蛮夷服而鬼神飨焉,有以缉熙鸿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