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藏珠于渊赋(1030年3月) 北宋 · 欧阳修
① 君子非贵,难得之物。 天圣八年三月
稽治古之敦化,仰圣人之作君,务藏珠而弗宝,俾在渊而可分。
效乎至珍,虽希世而弗产;
弃于无用,媲还浦以攸闻。
得《外篇》之寓言,述临民之致理。
将革纷华于偷俗,复芚愚于赤子。
谓非欲以自化,则争心之不起。
盖贱货者为贵德之义,敦本者由抑末而始。
示不复用,虽乎宝而奚为;
舍之则藏,秘诸渊而有以。
诚由窒民情者在杜其渐,防世欲者必藏其机,使嗜欲不得以外诱,则淳朴于焉而可归。
将抵璧以同议,谅弹雀而诚非。
照乘无庸,尽遗埼岸之侧;
连城奚取,皆沉媚水之辉。
用能崇俭德以外昭,复淳风而有谓,民心朴以归本,物产全而靡费。
珍虽无胫,俾临渊而尽除;
事异暗投,永沉川而不贵。
然而道既散则民薄,风一浇而朴残,玩好既纷乎外役,质素无由而内安。
故我斥乃珍奇之用,绝乎侈靡之端。
将令物遂乎生,老蚌蔑剖胎之惠;
民知非尚,骊龙无探颔之难。
是则恢至治之风,扬淳古之式。
不宝于远,则知用物之足;
不见其欲,则无乱心之惑。
上茍贱于所好,下岂求于难得。
是虽宝也,将去泰而去奢;
从而屏之,使不知而不识。
彼捐金者由是类矣,摘玉者可同言之,谅率归于至理,实大化于无为。
致尔汉皋之滨,各全其本;
虽有淮蠙之产,无得而窥。
自然道著不贪,时无异物,民用遵乎至俭,地宝蕃而不屈。
所以虞舜垂衣,亦由斯而弗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