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制阳礼于百姓,兴民让于九州。
射饮之斯在,知政教之所由。
我兮既张,观德之风遐被;
朋酒斯飨,序宾之义咸修。
观其司徒之职既扬,王者之教云下。
使穆穆而乡饮,俾济济而燕射。
将以弧矢之利,习彼威仪;
复于樽俎之间,宣其教化。
至若洞启泽宫,射夫来同。
内叶和平之志,外敦廉顺之风。
揖让而升,非尚六钧之勇;
进退可庶,不矜五善之功。
此射之让也,邦教攸崇。
又若以年以品,会于乡饮,在献酬之无谬,居长幼而必审。
贵贱位矣,三宾之象不踰;
和乐兴焉,百拜之容弗寝。
此饮之让也,国人是禀。
则知邦礼循循,以教万民。
所以安天下于不竞,所以教域中之有伦。
射不主皮,息争心于君子;
酒以成礼,导和气于乡人。
是知用之而在化可久,废之而其化则不。
斯射也可以止其暴乱,斯饮也可以乐其富寿。
所以反当仁之义,以劝四方;
遵成魄之规,用宁九有。
然则谓其阳也,取其吉而为名;
谓其让也,取其和而不争。
于以见莫善于礼,于以见与世作程。
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
礼无违者,遂谐宾主之情。
遂使德艺可观,忿肆遄已。
知沿事以兴教,盖因时而立纪。
故圣人务焉,则违之者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