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句因包含“泣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泣血
第 88 句因包含“登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门
第 88 句因包含“登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门
第 91 句因包含“清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清扬
第 121 句因包含“周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周行
后感知赋 北宋 · 赵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南阳集》卷一
《前感知赋》,陇西李翱作,其感梁补阙肃也。
后感知赋》,南阳赵湘作,其感罗著作处约也。
端拱二年秋九月,湘穷悴在衢,适罗君衔钦恤之命南来
湘始闻罗君好诗,复以王命迅遽,罔以留驾,不暇所为文为贽,但献诗二轴。
就馆一见称赏过分
且曰:「当垂名尔,岂止一第、换一官而已
余当力荐子之善于卿大夫之前也」。
逮夫去衢赴辇下,过苏、杭、扬、泗之间,逢知识之士,往往不语他事,而腾口振齿,首鼓其名。
南北之人有来衢言是事时时闻之。
一年,罗君不禄,湘不幸也。
又一年,湘由再举京师,复于朋友间闻君吹唱之声,犹在耳也
又闻以湘章句题公屋壁间。
其志也,盖欲使王公大人共知之,然后共成之。
聆其说,酸腑堕睫不知身之所以处也。
呜呼
知己不易得也
罗君当时之誉确然未尝轻许,湘也何人,获誉如是
得非天与之而又夺之耶?
所以恨者,惟始一见,未得尽贽文艺,是所贽之浅而受知之深矣。
天授罗君,使湘再见,得罄所有,罗君必当直荐于明天之前况于卿大夫乎!
不知梁肃之李翱如是乎?
噫!
赵湘之贤不如李翱,罗君之知踰于梁肃,是使湘泣血增感不知天之夺罗君耶?
赵湘耶?
因作《后感知赋》,比夫翱之作,或辞有所浅,而感有所深者,亦无多愧也。
其辞曰:
岁己丑西风其凉。
未知名,悴于遐荒
罗君驾轺,聿来南乡。
其仪锵锵,其声煌煌
文价沸腾,以充四方
余将求知,冀于道芳。
始闻好诗风教用昌
因贡其有,仅三十章。
始献刺而登门,终览辞而登堂
一见君子,婉兮清扬
鼓舌大称发言尤良
金应石,类宫入商。
确谓其艺,垂名必当。
一第匪艰,一官乃常。
吾归京师,子诗在囊。
卿大夫,吾其首扬。
去衢赴京,道阻且长。
或经苏而涉杭,或过泗而馆扬。
逢人有言,益称允臧
听者在侧,视者在旁。
心怪色变,眉伸目张
自东自西,或昭或彰。
洎止帝墟,厥臂思攘。
尝题献词公卿之墙。
奋于异人,启于周行
询我且誉,于湘有光。
将使立事清朝,受吉乎黄裳
庚寅不幸,罗君云亡
目惟血○,心如刃伤。
不可穷乎高天苍苍,下不可问乎厚地茫茫
呜呼罗君,天胡不祥!
知我之深,曷罹其殃!
昔梁去世,翱既颠兮且狂;
今罗奄泉,湘亦悽而复惶。
湘之文莫甚乎翱,罗之知特深于梁。
罗生则余之道兮汪洋,罗没则余之道兮微茫
噫嘻噫嘻
天锡余知。
何始与也,而终夺之?
罗之知兮若是,余欲报何为
朝夕之池兮,余谓可以挹;
嵚巇之华兮,余谓可以持。
罗之知兮,虽今日后日,徒念兹在兹
罗君去兮,余将畴依
不遇厥德,虽恨可追。
已而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