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之竹卷落谁手,有人想像玉山诗。
诗尾蕉林小印二,犹是诗画未割时。
野涉翁题为进叔,野航道人手录之。
曾以写梅喻写竹,一家风味无町畦。
甲辰至正岁廿四,市泾别业秋又期。
诸老凋零已略尽,落落对影杨与倪。
铁龙袅袅叫横玉,凤凰渴想琅玕枝。
万古清音更清节,时无泠伦与伯夷。
翠袖天寒奈伫立,梅花幽梦凭谁思。
故应见诗如见画,金盆落月影在池。
合溪空碧荡云气,逃禅逸叟来何迟。
纸上月光拭不去,后五百载待我题。
同在森森孤照中,小蓬莱径路不迷。
借令延津弗合璧,研屏已洗秋猗猗。
搜义轩中写画记,俨若对举双朱提。
我与逃禅共法乳,入室请證邕禅师
⑴ 予尝见仲瑛于搜义轩记大痴画墨迹,正与此书相类也。扬补之书师率更《化度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