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白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榆
第 2 句因包含“鸿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雁
第 2 句因包含“鸿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雁
第 3 句因包含“桃源,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10 句因包含“东西,南北,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西南北人
第 12 句因包含“七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七闽
第 15 句因包含“照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照乘
第 18 句因包含“讴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讴歌
第 21 句因包含“鸿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濛
第 23 句因包含“黑貂,敝,入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黑貂敝
第 26 句因包含“紫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紫气
第 28 句因包含“金台,骏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骏骨
第 30 句因包含“问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问津
第 32 句因包含“青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蘋
第 33 句因包含“杨得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杨得意
第 34 句因包含“属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属车
第 34 句因包含“望,车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望车尘
第 35 句因包含“阊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阊阖
第 38 句因包含“获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获麟
第 2 句因包含“鸿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雁
第 2 句因包含“鸿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雁
第 3 句因包含“桃源,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第 10 句因包含“东西,南北,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西南北人
第 12 句因包含“七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七闽
第 15 句因包含“照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照乘
第 18 句因包含“讴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讴歌
第 21 句因包含“鸿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濛
第 23 句因包含“黑貂,敝,入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黑貂敝
第 26 句因包含“紫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紫气
第 28 句因包含“金台,骏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骏骨
第 30 句因包含“问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问津
第 32 句因包含“青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蘋
第 33 句因包含“杨得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杨得意
第 34 句因包含“属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属车
第 34 句因包含“望,车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望车尘
第 35 句因包含“阊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阊阖
第 38 句因包含“获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获麟
社日集太函兼送景升北上 明 · 汪道昆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太函集卷一百八
白榆延肃爽,鸿雁递来宾。
南郭閟桃源,居然托隐沦。
相君宰为社,往往出城门。
绸缪二三子,眷此平生亲。
冠盖何方来,东西南北人。
虎林兼象郡,三吴暨七闽。
殷勤命杯酌,意气良一伸。
怀中出照乘,五夜光无垠。
旦暮遇千古,讴歌动四邻。
于䰄者谁子,世系本安仁。
坟典破鸿濛,声诗泣鬼神。
黑貂一再敝,裹足不入秦。
仰视北辰居,紫气亘嶙峋。
金台一何峻,骏骨亦已陈。
长揖别同盟,脂车北问津。
当筵歌慷慨,秋水照青蘋。
岂无杨得意,不望属车尘。
桥门丽阊阖,跬步可致身。
勉矣应昌期,中原正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