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牛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牛车
第 4 句因包含“阊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阊阖
第 5 句因包含“嵚崎,可笑,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嵚崎可笑人
第 13 句因包含“此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此君
第 17 句因包含“铸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铸错
第 22 句因包含“孤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孤凤
第 23 句因包含“刘公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刘公干
第 27 句因包含“贡禹,弹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贡禹弹冠
第 28 句因包含“子舆,裹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裹饭
第 35 句因包含“山中猿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猿鹤
第 35、36 句因包含“山中,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山中相
第 37 句因包含“萍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萍蓬
第 41 句因包含“三寸,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寸舌
第 55 句因包含“千金,长门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金赋
第 55 句因包含“长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门
第 58 句因包含“投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投笔
第 58 句因包含“脱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脱屣
第 58 句因包含“脱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脱屣
第 61 句因包含“郑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郑庄
第 62 句因包含“裹饭,子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裹饭
第 64 句因包含“蜗角,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蜗角争
第 67 句因包含“金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莲
第 69 句因包含“归去,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归去来
第 4 句因包含“阊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阊阖
第 5 句因包含“嵚崎,可笑,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嵚崎可笑人
第 13 句因包含“此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此君
第 17 句因包含“铸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铸错
第 22 句因包含“孤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孤凤
第 23 句因包含“刘公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刘公干
第 27 句因包含“贡禹,弹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贡禹弹冠
第 28 句因包含“子舆,裹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裹饭
第 35 句因包含“山中猿鹤”,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猿鹤
第 35、36 句因包含“山中,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山中相
第 37 句因包含“萍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萍蓬
第 41 句因包含“三寸,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寸舌
第 55 句因包含“千金,长门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金赋
第 55 句因包含“长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门
第 58 句因包含“投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投笔
第 58 句因包含“脱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脱屣
第 58 句因包含“脱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脱屣
第 61 句因包含“郑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郑庄
第 62 句因包含“裹饭,子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裹饭
第 64 句因包含“蜗角,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蜗角争
第 67 句因包含“金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莲
第 69 句因包含“归去,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归去来
送平阳李汉臣 宋末元初 · 刘将孙
出处:养吾斋集卷三
南垂北际天地合,朝驰夕秣万马踏。
牛车龙轴遍梯航,玉佩金腰溯阊阖。
就令嵚崎可笑人,亦复轻肥照耀春。
吴娇越丽金买屋,山飞海步鱼袭鳞。
何人嬉游但娱目,何人萧散不累俗。
诸公去者辄翩翩,今我何为长碌碌。
异哉此君何逍遥,长身如鹤之飘萧。
閒谈不知剧暑去,清坐能令客意消。
我行铸错毡未稳,君吟瘦颗饥可忍。
穷涂执手自相怜,过午呼茶不嫌冷。
高翔百鸟争风香,眼中见此孤凤凰。
往时邺下刘公干,此日江南穆伯长。
人间往往难留盼,泛爱虚名徒足叹。
蛇行贡禹有弹冠,钩直子舆无裹饭。
悠悠薄俗久厌之,人生作客真何为。
担头第惜二万卷,一字不疗寒与饥。
此中无定留君住,君亦尘间无住处。
山中猿鹤望归来,个里燕鸿相避去。
萍蓬相遇知何年,欲别未别心茫然。
长安市上倘重见,更赋匡山第二篇。
书生何用三寸舌,嘲风戏雨晴飞雪。
等閒日食米二升,比似常人倍磨折。
书生枉费头上冠,同流合污良独难。
俗人固已嗤鄙我,吾党亦在瑕疵间。
人生谁遣称书生,诈怜伪喜中实憎。
十人共语九不应,一语不中谤已腾。
书生薄命为诗人,呕心刳胃供笑嗔。
千金谁要长门赋,万首不救哭雪贫。
早知所遇有如此,恨不投笔弃脱屣。
秪今鬓影半苍凉,正在尘中不生死。
惜君所向非郑庄,叹我裹饭徒子桑。
江湖鱼命自相吊,宇宙蜗角争何长。
为君感发嗟薄命,我亦风尘老孤夐。
金莲何限两足尊,我尔三生宁好径。
明年我亦归去来,君游汜滥涂方开。
江空年晚黯执手,他年须记此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