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句因包含“桑田,沧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桑田沧海
第 23 句因包含“皇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皇树
山西麓有缅茄树大数抱在关秀才家相传前明太仆卿李学曾缅甸携归所种李以议大礼张璁罢归名臣中秋后一日与客至树下徘徊久之作此歌辛亥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六
似茄非茄其色紫。
适从何来集于此
闻是前朝太仆卿,携同万里戎王子杜诗:『万里戎王子西来月氏。』谓戎葵花也。)
观山山麓谁氏园。
已非太仆子孙
岁收此核二千颗,赋抵男钱三百缗。
太仆立朝謇谔
议礼几遭廷杖虐。
此地无防属䶮佗,斯人不肯随璁萼。
沧海桑田事莫稽。
茄犹明目金鎞
翻疑衔子来黄鹄东坡海棠诗:『御子飞来定黄鹄。』),未考何年祀碧鸡
斜阳挂树大如碗。
四百馀年我来晚。
佳客犹携寇李彭指道冰、玉田仲芬三友。)神州莫问英滇缅
雅谑聊堪举吉茄。
名贤所植合称嘉。
虽非南国皇树,莫误当年客氏花(明季童谣云:『委鬼当头坐,茄花满地愁。』委鬼指魏阉,茄花指客氏。北音『客』与『茄』相近也。)
雅谑自注小说载一谑云:甲乙两人论茄字。甲云:从草从口添两笔,即其字。乙曰:得之矣,《诗经》「茄之华」是也。甲云:非也,添两笔在著,不在上也。乙曰:得之矣,《澧记》云『临财无茄得,临难无茄免』,是也。甲云:非也,其所之字音如家也。乙日:得之矣,《易经》云『匪我求童茄,童茄求我』,是也。甲云:非也,不从家乃从加也。乙曰:得之矣,《书经》云『尔有吉茄谟、吉茄猷』,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