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句因包含“司马,青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司马青衫
第 21 句因包含“奇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奇服
第 52 句因包含“遂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遂初
第 69 句因包含“凫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凫藻
第 84 句因包含“萑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萑苻
第 90 句因包含“双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双凫
第 92 句因包含“利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利器
第 96 句因包含“甘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甘棠
第 105 句因包含“治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治最
第 110 句因包含“黄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霸
第 117 句因包含“良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良史
第 130 句因包含“大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招
第 130 句因包含“大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招
第 131 句因包含“笔,如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笔如椽
第 155 句因包含“岁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岁星
第 162 句因包含“思,莼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莼鲈
第 169 句因包含“谢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谢家
第 173 句因包含“今夕,何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今夕何夕
第 180 句因包含“歌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歌骊
第 180 句因包含“骊驹,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骊驹曲
五言一百韵高槐堂别驾武康乙酉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九
作吏非作儒,而道实相须。
读律读书,而理实无殊。
平生牧民时,曾抱此区区
从不人道,虑人嗤我迂。
亦不求诸人,其人今恐无。
有贤者高公玉貌清臞
初见邗江行安而节舒。
司马青衫破,伍伯赤棒粗。
拔豪如拔,用吏如用奴。
常宿公厅,劝栽郑公
奇服民风一旦骚除
止我而觞之,同席唐衢(谓唐孝廉。)
其时水政史起沟渠
草物十二衰,公独穷根株
未几白下朝夕轩朱
精文与善法,耳闻且目濡。
宅心醰粹视听陕输
重典极萧楯,宽心王鈇
苏公留狱,讼者舞于途。
韩滉刑牛五施土不
小吏剔嬲背面揶揄
太吏爱精勤微微嫌其拘。
公乃莞尔笑,吾其病矣夫。
人生六旬岂不头颅
玉佩长裾,原不利走趋
投劾病去飘然赋遂初
父老一闻信,戚戚欷歔
儿童妇女各各鼓咙胡
道有此衙门,从无此大夫
愿公车轚互,愿公马契需
水归荡荡,民归贤愉愉
我乃向民言,公贤止此乎。
昔公在江右循声帝都
初绾银城绶,后剖浔阳符。
所到士凫藻,所治民知姝。
司寤禁宵行谁敢公输
门匠黄籍外繇逃逋
门内方喝卢,门外已呼驺。
前巷方盗驴,后巷已缚袪。
一士陷于狱,临死将公呼。
道公尚在兹,我岂陷于辜。
一孀为盗篡,公誓取萑苻
不得竟不止,网密秋荼
秀才公来,书声争咿唔
各持其文章启户双凫
农贾闻公来利器而持锄。
弟知敬其兄,妇加孝于姑。
宣尼大成殿李渤甘棠湖
岳王金陀祠,周子莲花居。
一一加脩浚簇簇新榱栌。
前贤揖让后贤相于
岂非仕与学,融成一贯欤。
大府治最天子笑曰俞。
擢之佐松江,以彰循吏誉。
卓茂三公服,黄霸一丈车。
陆绩郁林石,崇龟荔支图。
雍容将去矣,合郡大踌躇
曰岂惟民哉,邑乘未成书。
良吏良史,惟公一身俱。
譬如持家薪米牛羊猪。
岂可无文簿,约略规模
旧尹告新尹,交替模糊
先生俯而诺,此事良由余
敢不观厥成,中道而弃诸。
乃居西河馆,大招文学徒。
有笔大如椽,有墨珍如珠
巨不漏山川,小不遗村墟
厥田轻爨土,厥赋中下租。
圭撮讹差罗缕锱铢
德化邑乘从公权舆
至今史笔照耀一隅
其时官廪薄,民供颇有馀。
老者争洒㳻,幼者抱籧篨
前门担婫鸭,后门生鱼
家家鹤䣛户户犀渠
借公又一年,公驾才驱驱
江右如此江左何如
岁星周天,岂常照里闾
春风成功退,自然太虚
民虽无大厦,公自有蓬庐
民虽爱保障,公亦思莼鲈
劝民毋留公,公行于公娱。
善人有后天道良非诬。
不见郎君紫凤高梧
谢家宝树,穆氏号醍醐
顷刻青云馀光照三吴
今夕复何夕,秋风芙蕖
我同民送公,千金须臾
愧无千里酒为公百壶
愧无四弦声,为公骊驹
且题阳城驿,当书何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