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澹玄中得⑴,常人故不知⑵。
幽深无远近⑶,道外细推之⑷。
碧落神仙境⑸,烟霞日月随⑹。
参详寰宇内⑺,邪正岂相离⑻。
⑴ 原注:清虚雅澹之道,得自于太玄真一之中也。
⑵ 原注:中人已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故道之静微,造次何知也。
⑶ 原注:若论夫幽深之旨,达之者则抵掌可知,故不可得言其远也;昧之者则终身无取,故不可得言其近也。若然则道非远近,性有明昧耳。
⑷ 原注:道之体,则卷舒而莫系;道之用,则动静而咸通。夫能推道之用,外无所得,则可以归道之体,内无所为也。以无为而为之,则精真存于内;以无得而得之,则妄惑遣于外。若此之幽深,岂常人之能知也。
⑸ 原注:丹台玉室,碧落瑶池,皆神仙之境绝也。
⑹ 原注:象外之烟霞,壶中之日月,随彼神仙之至止也。
⑺ 原注:只于寰宇之内,可以参详,于以见仙凡之异也。
⑻ 原注:有不能正其性者,则为五色之所蒙,五音之所蔽,斯可谓之邪执矣。如能正之,则道冲而用也。且五色可以和其光,五音可以同其尘。望邪正则有殊,语色声则不异,故云岂相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