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句因包含“泪珠,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泪珠红
第 33 句因包含“更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更衣
贞女 清 · 刘大观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三
贞女名同山阳人。死后,同邑许生请于官,建祠奉之。许亡,其妻邱氏依祠内,守志三十余年乡人以为尚义之报。吴人周旭过其祠,邱氏告以贞女火事。旭为之立传,乞余作诗
李氏郎,鲍家女。
婚帖过门才几日,郎已奄奄黄土
父母曰吁儿可怜,儿与渠家无好缘。
幸儿未践渠家地,此事犹可行乎权。
默默,立榻前,面无忤色不然
归房去,独潸潸
隔岁媒妁问字来,温言软语切中父母怀。
父曰婚礼未成郎已死,吾女再字亦有理,媒去媒去吾许矣。
贞女是时稍有闻,悲风刺骨心如焚。
即求一死死未得,泪珠堕地纷纷
肠似车轮日子转,得何死法为善
违亲不孝不贞,烈肝义肺俱如剪。
死事临头,乃敢欺其亲。
从容作伪语,儿之此身已许人。
其人虽已亡,名分犹在
愿得更衣别墓前,遵我父命心无悔
父母无疑慨然竟许之。
谁言儿负父母日,乃在全节赴义时。
何以死,死于火,引火之物常包裹
自家来时有弟随,绐之使去留一我。
我已得手遂我愿,化身为炭何不可
昔闻君子不违仁,造次颠沛相左
墓中有人上有天,火中端坐无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