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华山中断为二,而苍龙一岭联之。岭左右为东西二谷,东谷直抵潼关,而西谷最胜,登华者皆自此入,即所谓张超谷也。谷口水汇于玉泉禅院,寻涧而入,双峡壁立,麓趾互错,地深天高,石奇泉养,凡百十曲而至水帘洞。瀑自绝壁万仞飞下,即谷水之源也。洞居半壁,一石凸出受瀑,倒入洞腹,将至涧底,复穿石出,下汇寒碧。而两峡松各数十万,绿天翠海,涛满虚空,光响灵幻,非复人世,宇内断无第二。而自来游华者,皆半途即舍涧登青柯坪,从无一人穷源至斯者。洞天咫尺,不许问津,何必桃源,始迷前路。
山穷水尽处,群龙天上来。
泉泉云所化,石石星所胚。
万丈芙蓉裂,中有银河洄。
积此千仞水,郁为万古苔。
想当开辟初,莲花面面开。
花间万斛源,神物蟉其隈。
见水不见石,所至无坚厓。
从此万象归,昼夜冰雪豗。
一潭一变化,一瀑一济淮。
至今秋雨天,石破惊皇娲。
出坎入坎龙,九地九天雷。
我来但莹碧,光影涵三才。
愿借玉女盆,酌此玉井杯。
更借巨灵掌,劈驭片琼瑰。
携归傲嵩岱,何独小黟台
⑴ 华,西岳也。故西峰西谷最奇,而西谷水帘又源于山顶之二十八宿池。其池介西峰、南峰间,一练迭承,圆椭小大不一,如珠联、如瓮侧、如甃仰,光滑磨刮。且口狭腹巨,非人力所能致,俨然神龙蟉蚴之迹。余行天下,惟天台黄山之九龙潭可彷佛,已甲于东南。然彼仅九,而此三倍之。彼皆山麓之壑,此在云霄之上,岂复世间所有?池垂尽,石唇昂起,漾为深广。登华路阻,后人决而泄之,游人始得踰涧以达于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