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153七絶 19177五律 11204七律 19844五排 1195七排 177 3869四言 515六言 382古風 7229樂府 638 23 362 233辭賦 39琴操 15 84其他 492 498
共7229,分19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魏晋(续上)
陶潜 376 - 427 七首
王嘉 二首
谢安 320 - 385 一首
杨羲 330 - 386 一首
应玚 ? - 217 一首
应璩 191 - 252 二首
云林右英夫人 一首
张华 232 - 300 四首
赵飞燕 343 - 363 一首
支遁 314 - 366 一首
左思 250 - 305 一首
南北朝
鲍泉 ? - 551 一首
鲍照 414 - 466 九首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遽央
日月有环(一作复,又作还)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代耕非望所业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大布粗絺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十六国 · 王嘉
凤皇凤皇。
何不高飞还故乡。
无故在此取灭亡(○魏书九十五。)
皇娥歌 十六国 · 王嘉
拾零遗记曰: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燕戏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云云。白帝子答歌云云。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
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
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摇漾著日傍。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
⑴ ○拾遗记一。《诗纪前集》一。○逯案。拾遗记。梁萧绮撰。惟绮书乃据王嘉拾遗录。其中歌诗盖嘉原作。今列此备考。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⑴ ○戏鸿堂帖十。广《文选》九。《诗纪》三十三。又舆地纪胜十引航一韵。诗话总龟后集十六引殇一韵。
朝游郁绝山,夕偃高晖堂。
振辔步灵锋,无近于沧浪。
玄井三仞际,我马无津梁。
倏欻九万间,八维已相望。
有待非至无,灵音有所丧
⑴ 右清灵真人歌。○真诰运象篇三。《诗纪外集》二。
公燕诗 曹魏 · 应玚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
开馆延群士,置酒于斯堂。
辨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
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
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⑴ ○《诗纪》十七。《类聚》三十九作公宴诗。引堂、章、康、觞四韵。《初学记》十四作应玚诗。引方、堂、章、康四韵。
人材不能备,各有偏短长。
稽可小入中,便辟必知芒
⑴ ○《书钞》百四作新诗。百三家集。本集。○逯案。此诗《书钞》引入笔部。诗之辞句应有涉于笔。小人中之中。应是笔字。
苟欲娱耳目,快心乐腹肠。
我躬不悦欢,安能虑死亡(○葛立方韵语阳秋。)
停驾望舒移,回轮返沧浪。
未睹若人游,偶想安得康。
良因俟青春,以叙中怀忘(同上)
雄儿气侠,声盖少年场。
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
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腰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
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
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
宁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
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
身没心不徵,勇气加四方
⑴ ○《乐府诗集》六十七。《诗纪》二十一。又《书钞》百二十三引场、霜二韵。《类聚》三十三引场、傍、霜、光、香、方六韵。《御览》四百七十三引场、旁、镶三韵。○《类聚》联为一首。
清风动帷帘,晨月幽房
佳人处遐远兰室容光
襟怀虚景,轻衾覆空床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⑴ ○《文选》二十九。玉台新咏二。《诗纪》二十一。又《文选》二十一杂体诗注引房一韵。海录碎事上引房一韵。
感婚诗 西晋 · 张华
驾言游东邑东邑纷禳禳。
婚姻及良时,嫁娶避当梁
窈窕出闺女,嬿婉姬与姜。
素颜发红华,美目流清扬。
韡炜众亲盛,于我犹若常。
譬彼暮春草,荣华不再阳
⑴ ○《初学记》十四。《诗纪》二十一。又《御览》百五十七引穰、梁二韵。
乘云去中夏,随风济江湘。
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峦阳。
云娥荐琼石,神妃侍衣裳(同上)
《西京杂记》曰: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列女之象,亦善为归风送远之操。
凉风起兮天陨霜。
怀君子兮渺难望。
感予心兮多慨慷。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风部
炎精育仲气,朱离吐凝阳。
广汉潜凉变,凯风乘和翔。
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四部钦嘉期,洁己升云堂
静晏和春晖,夕阳厉秋霜。
萧条咏林泽,恬愉味城傍。
逸容研冲赜,彩彩运宫商。
匠者握神标,乘风吹玄芳。
渊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长。
亹亹维摩虚,德音畅游方。
罩牢妙倾玄,绝致由近藏。
略略微容简,八言道纲
掇烦练陈句,临危折婉章。
浩若惊飙散,囧若挥夜光。
寓言岂所托,意得筌自丧。
沾洏妙习融,靡靡轻尘亡。
萧索情牖颓,寥郎神轩张。
谁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
愿为游游师,棹柂入沧浪。
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三十七。
杂诗 西晋 · 左思
李善本《文选》曰:于时贾充徵为记室。不就。因感人年老。故作是诗。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恒居岁暮慨慷
⑴ ○《文选》二十九。《书钞》百五十。《类聚》三。《诗纪》二十九。
秋日诗 南梁 · 鲍泉
露色已成霜,梧楸半黄
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
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
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⑴ ○《类聚》三。文苑英华百五十八。《诗纪》九十二。又《初学记》三引黄、香、长三韵。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徵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⑴ ○本集三。《文选》二十八。《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六十一、文章正宗二十九皆作出自蓟北门行。《诗纪》五十。又草堂诗笺十五秦州诗注作出自蓟北门行。引方、殇二韵。《文选》集注五十六注引音决。
代边居行 南朝宋 · 鲍照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本集三。《诗纪》五十。)
碧楼含夜月,紫殿争朝光。
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同上)
登翻车岘诗 南朝宋 · 鲍照
高山绝云霓,深谷断无光。
昼夜沦雾雨,冬夏结寒霜。
淖坂既马领,碛路又羊肠。
畏途疑旅人,忌辙覆行箱
升岑望原陆,四眺极川梁。
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
新知有客慰,追故游子伤(○本集六。《诗纪》五十一。)
古辞 南朝宋 · 鲍照
容华不待年,何为客游梁。
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
叹息空房妇,幽思坐自伤。
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本集七。《诗纪》五十二。)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
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
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⑴ ○本集四。广《文选》十五。《诗纪》五十二。
建除诗 南朝宋 · 鲍照
建旗出敦煌,西讨属国羌。
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馀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
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⑴ ○本集五。《类聚》五十六。《文选》补遗三十六。《诗纪》五十二。
营社达群阴,屯云掩积阳
河井龙蒸,日魄敛游光。
族云飞泉室,震风沈羽乡
升雰浃地维,倾润泻天潢。
平洒周海岳,曲潦溢川庄。
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
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
关市欣九赋,京廪开万箱。
无谢尧为君,何用知柏皇
⑴ 本集作篁。○本集六。《诗纪》五十一。又《类聚》二引阳、乡、潢、芳、箱五韵。
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
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本集五。《诗纪》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