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153七絶 19177五律 11204七律 19844五排 1195七排 177 3869四言 515六言 382古風 7229樂府 638 23 362 233辭賦 39琴操 15 84其他 492 498
共7229,分19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魏晋(续上)
石崇 249 - 300 一首
苏彦 二首
孙嗣 三十六首
久官无成绩,栖迟于徐方。
寂寂守空城,悠悠思故乡。
恂恂二三贤,身远屈龙光。
携手沂泗间,遂登舞雩堂。
文藻譬春华,谈话犹兰芳。
消忧以觞醴,娱耳以名娼。
博弈逞妙思,弓矢威边疆
⑴ ○《类聚》三十一。《诗纪》三十。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
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
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
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
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
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
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秋夜长 东晋 · 苏彦
晨晖电流以西逝,闲宵漫漫其未央。
牛女隔河以延伫,列宿双景以相望。
轻云飘霏以笼朗,素月披曜而舒光。
时禽鸣于庭柳,节虫吟于户堂。
零叶纷其交萃,落英飒以散芳。
睹迁化之遒迈,悲荣枯之靡常。
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翘以凌霜。
兰亭诗 魏晋 · 孙嗣
望严怀逸许,临流想奇庄。
谁云真风绝,千载挹馀芳
⑴ ○戏鸿堂帖十。《诗纪》三十三。○帖云。孙无四言诗。
双美不易居,嘉会故难常。
爰处憩斯土,与子遘兰芳。
常愿永游集,拊翼同回翔。
不悟卒永离,一别为异乡。
四牡一何速,征人告路长。
顾步怀想像,游目屡太行。
抚軨增叹息,念子安能忘。
恬和为道基,老氏恶强梁。
患至有身灾,荣子知所康。
神龟实可乐,明戒在刳肠。
新诗何笃穆,申咏增慨慷。
舒检话良讯,终然永厌藏。
还誓必不食,复与同故房。
愿子荡忧虑,无以情自伤。
俟路忘所以,聊以酬来章。
《晋书》曰:石勒幽曜于河南丞廨。曜疮甚。勒载以马舆。使李永与同载。北苑市三老孙机进酒于曜曰:
仆谷王。关右称帝皇。
当持重。保土疆。
轻用兵。败洛阳。
祁运穷。天所亡。
开大分。持一觞(○《晋书》刘曜载记。)
游空落飞飙,灵步无形方。
圆景焕明霞,九凤唱朝阳。
挥翮扇天津,晻蔼庆云翔。
遂造太微宇,挹此金梨浆。
逍遥玄陔表,不存亦不亡(同上)
愿与达人游,解结遨濠梁。
狂吟任所适,浪流无何乡
⑴ ○戏鸿堂帖十作华平。《诗纪》三十三。○帖云。华无四言诗。
魏晋 · 张奴
高僧传曰:外国名僧祛叱。寄史长干寺。有张奴者。不知何许人。不甚见食。而常自肥泽。冬夏常著单布衣。祛叱行见张奴。欣然而笑。祛叱曰:吾东见蔡犭屯。南讯马生。北遇王年。今欲就杯度。乃与子相见耶。张奴乃题槐树。为歌曰:
濛濛大象内,照曜实显彰。
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⑴ ○高僧传十杯度传。北山录三。《诗纪》三十七。
① 旧抄嵇康集作五言诗三首郭遐周赠。
吾无佐世才,时俗所不量。
归我北山阿,逍遥以倡佯
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凉。
惟予与嵇生,未面分好章。
古人美倾盖,方此何不臧。
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
栖迟衡门下,何愿于姬姜。
予心好永年,年永怀乐康。
我友不斯卒,改计适他方。
严车感发日,翻然将高翔。
离别在旦夕,惆怅以增伤(○旧抄嵇康集一。《诗纪》十八。)
烛烛晨明月,馥馥我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⑴ ○《文选》二十九作苏武诗。《诗纪》二作苏武诗。又《初学记》三作古诗。引霜一韵。
陟彼南山隅,送子淇水阳。
尔行西南游,我独东北翔。
辕马顾悲鸣,五步一彷徨。
双凫相背飞,相远日已长。
远望云中路,想见来圭璋。
万里遥相思,何益心独伤。
随时爱景曜,愿言莫相忘
⑴ ○古文苑四。《类聚》二十九作李陵赠苏武别。广《文选》十。《诗纪》十。
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
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
一别如秦胡,会见何讵央。
怆悢切中怀,不觉泪沾裳。
愿子长努力,言笑莫相忘
⑴ ○古文苑四作苏武别李陵。《类聚》二十九作汉苏武别李陵。事文《类聚》别集二十五。合璧事类续集四十六。广《文选》十。《诗纪》十。又《初学记》十八引翔、乡二韵。《白帖》二十九作李陵诗。引第一句。《御览》四百八十九及九百十九并作李陵赠苏武诗。引翔、乡二韵。
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同上)
魏略曰: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
太傅父子冷如浆。
李丰兄弟如游光
⑴ ○《三国志》夏侯玄传注。《书钞》五十九。又《书钞》百四十四作时人语。引汤、浆二韵。
高僧传曰:孙权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有支谦者。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博览经籍。莫不精究。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其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时人为之语曰:
支郎。
眼中黄。
形躯虽细是智囊
⑴ ○高僧传一。出三藏记集十三。《诗纪》二十。
《水经注》曰:湖水枝分。东北为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亦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故谚曰:
陂汪汪。
下田良。
樊子失业庾公昌
⑴ ○《水经注》淯水注。《后汉书》樊弘传注。《诗纪》四十三作樊氏陂谣。
《晋书》乐志曰:张华以为魏上寿、食举诗及汉代所施用。其文句长短不齐。未皆合古。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误乐知音。足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之所能改。二代三京。袭而不变。虽诗章智商异。废兴随时。至其韵逗留曲折。皆系于旧。有由然也。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称元庆。奉圣觞。
后皇延遐祚。安乐抚万方
⑴ ○《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续安帝纪曰:司马休之兄尚为桓玄所败。休之奔淮泗。颇得彼之人。从者为之歌曰:
可怜司马公,作性甚温良。
忆昔水边戏,使我不能忘
⑴ ○《类聚》十九。《诗纪》四十三作从者歌。
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
冶游春露,艳觅同心郎(同上)
昔别雁集渚,今还燕巢梁。
敢辞岁月久,但使逢春阳(同上)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
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同上)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
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同上)
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
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同上)
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
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同上)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⑴ ○玉台新咏十。《乐府诗集》四十四。《诗纪》四十一。
古今乐录曰: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饷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⑴ ○玉台新咏十作桃叶答王团扇歌。《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四十一。
御路薄不行,窈窕决横塘。
团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同上)
小庭春映日,四角佩琳琅。
玉枕龙须席,郎瞑首何当
⑴ ○《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四十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珠珰
玉枕龙须席,郎眠何处床
⑴ ○玉台新咏十。《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四十一。
古今乐录曰:孟珠十曲。二曲倚歌。八曲旧舞十六人。梁八人。
人言孟珠富,信实金满堂。
龙头衔九花,玉钗明月珰。
人言春复著,我言未渠央。
暂出后湖看,蒲菰如许长。
命驾广酆阿,逸迹幽冥乡。
空中自有物,有中亦无常。
悟言有无际,相与会濠梁。
目击玄解了,鬼神理自忘(此篇论人鬼之幽致也。○同上)
① 原按:《知稼轩集砖》,“罗萝轩少司农所藏”。考《晋书》,王机以永嘉六年据广州,则亦非无事之时也。
永嘉世,九州荒。
余广州,平且康
⑴ 清郑梦玉等道光十五年修同治十一年刊《南海县志》卷一一《金石略一》
永嘉世,天下荒。
余广州,皆平康(广州西村出土西晋墓砖铭文)
《宋书》曰:司马元显时民谣诗。此诗云襄阳道人竺昙林所作。多所道行于世。孟顗释之曰:十一口者。玄字象也。木亘。桓也。桓氏当悉走入关洛。故云浩浩乡也。金刀。刘也。倡义诸公多姓刘。娓娓。美盛貌也。
当有十一口,当为兵所伤。
木亘当北度,走入浩浩乡(○《宋书》五行志。)
杂诗 魏晋 · 棘据
吴寇未殄灭,乱象侵边疆。
天子命上宰,作蕃于汉阳。
开国建元士,玉帛聘贤良。
予非荆山璞,谬登和氏场。
羊质服虎文,燕翼假凤翔。
既惧非所任,怨彼南路长。
千里既悠邈,路次限关梁。
仆夫罢远涉,车马困山冈。
深谷下无底,高岩暨穹苍。
丰草停滋润,雾露沾衣裳。
玄林结阴气,不风自寒凉
顾瞻情感切,恻怆心哀伤。
士生则悬弧,有事在四方。
安得恒逍遥,端坐守闺房。
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
⑴ ○《文选》二十九。《诗纪》二十三。
魏晋 · 棘据
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刚。
惟在远炉灰,幽居永潜藏(○《初学记》二十七。)
猗猗彼君子,逍遥集华堂。
高谕呈玄妙,弹笔播文章(○《书钞》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