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73七絶 2871五律 2159七律 3000五排 187七排 27 96四言 39六言 50古風 496樂府 20 39 3辭賦 1琴操 1 23其他 68 57
共496,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下一页
(续上)
潘伯鹰 1882 - 1967 三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四首
钱澄之 1612 - 1693 二首
钱大昕 1728 - 1804 一首
瞿鸿禨 1853 - 1918 一首
阮元 1764 - 1849 四首
僧福慧 1623 - ? 二首
宋荦 1635 - 1714 一首
孙元衡 一首
汤右曾 1656 - 1722 一首
田雯 1635 - 1704 一首
王寿 一首
王文治 1730 - 1802 一首
翁方纲 1733 - 1818 十五首
以莲花壶赠礼吾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莲花如玉心如冰,茗禅期子参寒僧。
中有妙义深层层,华严弹指天龙腾。
一花具足一世界,一壶持喻一传灯。
言诠竟落君不应,还将归杖支枯藤。
彼姝者子甚骁勇,我观妩媚如魏徵。
词锋森锐不可触,粉光剑气莹寒棱。
楚宫习战亦健者,与君持较何足矜。
解围道蕴应莫逆,嗟吾弃甲犹兢兢。
霜飞四野万里阔,安得搏击秋空腾。
魁梧玉女诚所畏,甘收倦翮称无能。
金山侈楼观,传法谁高僧。
公来拟解带,转语窅惠能。
法筵虽久荒,心印自绳绳。
新诗入我目,尻马如同登。
一官冷若楞伽僧,手板谒人病未能。
焚柴天气苦炎热,深夜露坐清晨兴。
雨馀蛙蛤吠陂水,门外禾黍扶田塍。
客来惎我过竹院,如脱火伞衣霜缯。
问字几人破岑寂,纳凉半日除歊烝。
祗愁酒律遭佛戒,枯肠芒角时腾陵。
看花却忆去年事,空堂听履声登登。
鼠姑万朵香烂漫,文梓双干阴清澄。
重寻古寺饯残暑,低葵疏蓼秋花凝。
惟有青松与红杏,摩挲画卷情难胜。
倚树老人撚须笑,龛中岁月传千镫。
吾侪衣钵今有托,藉湜幸免韩门憎。
壮游山水我更羡(玉民将有木兰之行。),秀语寒饿人将惩。
阇黎有意工阅客,展卷苦道题名曾。
今年伏热秋转增,矮屋如甑身沸烝。
偶因逃暑入深寺,酒肠约束遭枯僧。
归来窗底自斟酌,对影兀兀思良朋。
城南亭子颇高敞,苇岸绿净鱼可罾。
车如野航泛水过,客逐飞鸟穿林升。
东乡先生气豪迈,太邱诸子神轩腾。
举杯一笑看落日,历历远岫横栏凭。
昨临江亭写江水,更乞妙句题笺缯(兰丈昨为余题《江亭图》。)
秋风几日促乡思,有鱼不归惭季鹰(时伯芝将南归。)
人生随地足行乐,拄腹万卷尤崚嶒。
君看郑公亦善饮,瓣香千载仍豆豋
笺诗谁谓不风雅,墨守何须分爱憎。
隔篱呼客且相劝,陶然共醉吾差能。
⑴ 是日同人为郑康成作生日,亦置酒于此。
腊日出游(丁巳) 清 · 祁寯藻
老人自笑还自憎,不寐乃与鸡俱兴。
天寒日午积雪凝,出门但访邻寺僧。
危檐古木缠枯藤,北冈欲陟愁崚嶒。
南荣暴背暖若蒸,闭目静观神内澄。
僧言春台渐可登,众人熙熙情不胜。
由此一念百感乘,径辞龙树寻马塍。
花扉未叩中已应,云屏雾阁深几层。
不知糜粥谁斧冰,香国春气先上腾。
群仙步虚若有凭,绰约顾我颜骄矜。
双松孤鹤自得朋,斜日远山高出棱。
归来竹窗摇短镫,瓦瓶一醉吾犹能。
杜诗颜书非变法,譬之画马与画鹰。
风蹄霜翮气盘郁,健笔独得谁师承。
神明于法变则化,岂执一家为准绳。
诗书悉从至性出,能令百世闻风兴。
草堂自有连城璧,茧纸空赚枯寺僧。
若无心得但形似,纵使具体非兼能。
熟精文选宝棐几,有唐诸贤多足称。
风雅道衰斗绮靡,金石力薄工楮缯。
乃知绝诣由自致,蝥弧岂必从人登。
自从秦篆变汉隶,六书遗意犹可徵。
渡江乃重衣带帖,渐以姿媚销觚棱。
山阴堂奥有脩竹,碑榜寥寥安所凭。
韩公尚欲考石鼓,鲁国讵肯随曹滕。
君谓颜书异王派,斯言甚大心不矜。
源流细寻出二篆,筌蹄妙弃高千层。
世人但知较鸡鹜,夫孰能辨淄与渑(诗中兼及坡、谷书法。)
大书细字各有体,力出笔外神内凝。
三稿字字挟悲愤,惊蛇赴壑犹缠藤。
平生悔抱元和脚,馀照莫窥千福镫。
论坐一篇众争习,翻拓堆案来相仍。
佥云兰亭此后劲,君独雄辨光四腾。
北碑南帖派久别,研经刱论得未曾
赖君发挥义更畅,拳拳奉持常在膺。
力追险绝得平正,猿叟所历皆崚嶒。
偶为居士一说法(此帖香南居士所藏。),长歌醉墨传友朋。
我病呻吟读诗史,如钻故纸寒窗蝇。
却因颜法悟杜律,藩篱墨守徒兢兢。
君诗如书浩气贯,挽强一发千钧胜。
犹为忧时见颜色,北风搔发松鬅鬙。
老舲得诗更浇酒,天寒欲雪瓶已冰
⑴ 见阮文达《北碑南帖论》及《坐位帖跋》。
⑵ 昨诗舲招饮慈仁寺,与子贞论书及此。
纪哀 其一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蟋蟀唧四壁,孤飙耿帷灯。
揽衣喟然作,拊筵百感增。
奄忽弃我去,倏已变炎蒸。
时序容易换,长卧竟不兴。
精灵果有无,梦路难为凭。
幽明叫不彻,所隔当几层。
欲诉非一词,哀恨填胸膺。
最怜新进与同升,郡吏、曹郎籍漫凭。
曾荷相公援例请,圣恩特赐一条冰
⑴ 中式八人俱改庶吉士,辅臣以臣等资俸或深,引先朝推知考选例请授编检,上云:「此朕特典,与考选不同。」竟令臣等皆从庶常起家。
先儒专一经,白头守师承。
惟公业春秋,天人理可凭。
人事或僭𢀩,五行灾异乘。
贵近勿优容,天警见园陵。
眭李谭禨祥,所见判淄渑。
读书重有识,毋任剿说仍。
胶西王虽倨,礼贤尚足称。
下马拜遗祠,百世愿振兴。
掀天古樟老气凝,屈铁作干嵌金绳。
戟髯山立巨无霸,控射强弩横修肱。
太阴倒垂云雨黑,霹雳破裂双龙腾。
寒芒凛凛鳞甲动,遁避不敢栖鸦鹰。
我寻山寺访神物,拄杖逼视愁攀登。
从来不材赦斤斧,有用幸免诚天矜。
风霜千祀炼坚节,阅劫世远忘哀兴。
佛镫隔院照遗蜕,不死能陪长耳僧。
兹山何岧峣,神禹之所登。
东行入虚谷,泉石媚清澄。
侧径临深溪,马足犹兢兢。
午嶂屯春阳,阴厓积素冰。
石无附土树,壁有缘隙藤。
云护岩上佛,泉养厨中僧。
何当看秋瀑,濩落山三层。
巨流曳绅带,细溜垂纼绳。
灵台出其上,众势归冯凌。
我情亦遐举,振翮随花鹰。
春城晚逾暖,四山云气蒸。
晓发缙云南,雨势方奔腾。
延缘起修磴,岩壑来填膺。
眼前快磊落,足底愁凌兢。
傅壁凛倾涧,接石度高陵。
路穷岭直立,遂乃冲云登。
云深不见路,叱驭将母能。
藤鼓(癸未) 清 · 阮元
藤为明韩襄毅平大藤峡贼里所断截中空冒为鼓在肇庆府鼓楼至今以为更漏之鼓鼓长五尺围丈五尺或当时不止一鼓今惟此存耳
武仙历千载,乃产此巨藤。
峡夹右江水,一藤横可縆。
昼沈夜浮渡,妖由乱人兴。
谁其断藤者,桓桓韩中丞。
断藤复段截,造鼓示创惩。
中空冒以革,围量丈五绳。
衅以老猺血,十里闻鼟鼟。
皋陶不用木,坐令鼛弗胜。
阳明来驻节,应叹见未曾。
军门复东徙,与民不犯凌。
峡中无伏莽,野烧宵如镫。
土民耕古寨,有产亦可恒。
裹盬与卖桂(大人自注猺中产桂名猺桂),此外非所能。
东归过旧府,复访此鼓徵。
大昕郡楼上,诸将同来登。
治平声更和,渊渊江水澄。
⑴ 大人自注峡在广西浔州府武宣县即唐武仙县
⑵ 国朝胡南藩浔州左右江考云粤有三江并汇于梧汇于浔者二南日左江北日右江右江之源一日融江一日龙江
⑶ 浔州府志大藤峡岸有藤大十围横生过江日沈水底夜浮水面渡贼而南以通龙山入寨
⑷ 考工记韗人为皋陶郑司农云皋陶鼓木
⑸ 大人自注总督初驻广西梧州缉茅索绹伐木架揽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谓之麻阑子长取妇别阑而居
⑹ 柳子厚柳州诗青箬裹盐归洞客
九华著奇秀,游眺昔未曾。
峰峦入梦想,烟霞填我膺。
今来五溪上,驻马试一登。
是时秋雨后,云气犹郁蒸。
九峰在何许,访及溪上僧。
僧指深云中,恍愡见未能。
欲待难久待,应憎谁敢憎。
天风霍然动,云势初翻腾。
乍开若擘絮,骤破疑裂缯。
忽于白云隙,迸露青崚嶒。
有如九老者,山颠降且升。
隐隐松岚际,时见笠与簦。
有如九游女,帘捲窗暂凭。
烟鬟晓未整,堕马堆鬅鬙。
又如水苍玉,琢出青圭棱。
又如碧菡萏,朵朵波上凌。
九峰不齐见,三五互减增。
将藏意欲秘,复见态转矜。
屈指知第几,注目穷多层。
徘徊涉江去,回首秋光凝。
少小学提剑,中年猎五陵。
才华倘不足,荣贵焉可称。
只欲尽狼虎,归来閒放鹰。
岂知台榭上,落寞无人矜。
少年力亦壮,英风憺威棱。
登坛容易事,破敌夺魁能。
五湖皆宾客,名花事良朋。
功成枯万骨,高堂自息灯。
清 · 宋荦
太湖澒洞胥江平,风吹梅雨惊如绳。
衣裳沾湿户生菌,步檐倚杖气郁蒸。
匡床簟纹琉璃滑,永昼偃卧聊曲肱。
池水潋滟上阶砌,辘轳旋汲旋复增。
朱鱼戢戢罗扇底,投以饼饵波閒腾。
斯时插莳正旁午,秧马蹀躞来相仍。
劝农且驾撅头舫,斗酒慰劳循畦塍。
黏天云水决皆入,村歌呕哑得未曾。
西陂鱼麦亦大好,侧身北望归怀兴。
李牧捭上首,却克跛而登。
有力皆可努,如行河上冰。
晏安乃酖毒,胡为昧寝兴。
拊髀发长叹,天命良可胜!
潜虬神渊底,如丝气或腾。
雕鹗望赤霄,远击有威棱。
我今默自思,进退两无凭。
惟见齿发改,转讶年岁增。
齿落不足叹,发白不必憎。
所苦百年内,忧患还相仍。
拂我挂壁弦,爇我照字灯。
天寒百虫绝,痴钝馀冻蝇。
我于八分素騃昧,瘦硬变化苦不能。
世有作者伧父耳,观其下笔如冻蝇。
大小二篆生一格,李斯蔡邕神鬼凭。
石经失传八分绝,尚书骑省谁相仍。
可怪羽人王次仲,化为大鸟如苍鹰。
金陵郑簠有异骨,动腕落翮思飞腾。
光和石碑陈仓鼓,冥搜结撰无骄矜。
蛟龙盘挐驾程邈,炉锤赑屃追阳冰。
山䕬书屋四大字,一字真可偿十缯。
千钱还买澄心纸,半束更扫松江绫。
携归吾庐挂素壁,黑云郁勃红霞蒸。
青溪五月天气热,柳边水阁深三层。
解官已来户常闭,抱书烧药眠曲肱。
得簠墨妙拭病眼,脱巾索酒倾三升。
我家有恒产,八口饱未能。
我家有恒业,利薄贾益腾。
我爱读我书,使我心有恒。
澹泊足养性,营求徒取憎。
矧此利所在,反覆不足冯。
我心祇危惧,省身惕履冰。
前人书画录,多以消夏称。
良由夏日长,足令逸兴增。
汝年甫弱冠,繁华性所惩。
独有古卷轴,爱昵同淫朋。
初犹真赝杂,欲辨力弗胜。
继乃黑白彰,医成九折肱。
今年暑较甚,老夫畏甑蒸。
目不视一字,兀坐甘瞢腾。
而汝独磅礴,占此湖波澄。
红蕖雨数点,绿杨风数层。
尽取所藏弆,涤案开缄縢。
孰为魏晋简,孰为唐宋缯。
流传凡几手,品跋分三乘。
但与古契合,不随时喜憎。
恐污桓玄油,善驱顾恺蝇。
尘埃躬拂拭,疑义频考徵。
虽勤汗不黏,凉自心源升。
况乃闺中人,幽芳点笔曾(玳梁女孙能写生。)
偶造微妙处,莹澈如寒冰。
相与对探讨,亦足清胸膺。
此际热客来,敲门定不应。
吁嗟乎此乐,将相或未能。
汝今方少年,何脩而克承。
努力希往哲,勖汝受以恒。
按:嘉庆元年,岁在丙辰,秋七月既望,坐快雨堂,为诣成贤孙倩题此《湖庄消夏图》,梦楼老人王文治。
赵大年横卷(乙亥) 清 · 翁方纲
荷乡清夏追右丞,雪江渔轶陆晃能。
皆闻长图挂素壁,六月万壑来寒冰。
香光昔此问王法,尚云细逊皴层层。
试看矮绢开晚霁,好风初掠渔家罾。
溪云忽上捲溪树,得绿一熨川烟澄。
四山婷婷袅鬟黛,水光所沐非云蒸。
谁家草阁听水响,占此一片蒲藕菱。
浓青淡翠蘸欲滴,空旷焉有皴可胜。
水纹不动船笛起,山容欲笑渔欸应。
渺茫转自丹绿出,此意那得于朝陵。
后来鸥波一家派,清远却早兼吴兴。
尚左生书跋然否,已言万卷未服膺。
后洋画歌(戊子) 清 · 翁方纲
是日日影窗东升,乌皮几滑镜面凭。
复有一镜团团縆,外忽一镜此镜承。
下见城郭沟池塍,屋如石塔排硱磳。
斯飞望绝鸟所䎖,亦非舍利供伽僧。
火烧水转不可登,转侧面背皆有棱。
竟如穿入日一绳,浅绀天色黄云蒸。
长街小毂驰輷輘,都梁艾蒳交毾㲪。
鱼皮刀鞘挂担簦,玻瓈镜眼窗相乘。
房房户户通然应,屋列如豆人如蝇。
罽衣翠被发鬅鬙,度远陟高岂奇肱。
远复有屋人有朋,复有川陆山冈陵。
虽有巧历算不能,风帆沙岛无名称。
旁行倭字果孰徵,尺寸千里百里增。
濛濛渐如影取灯,迢迢渺渺还层层。
就中衣被非缭绫,文采绣缋谁所兴。
一堂万金斯可矜,彼哉津阳徒䌽缯。
百工技巧世世仍,得非规矩绳墨凭。
郑笺之经作贡曾,更有何秘堪钞誊。
茫茫大海难跨凌,但放寸目追秋鹰。
所以短刀寓劝惩,昔人一物常兢兢。
⑴ 宋咸平中,日本僧奝然以郑康成注《孝经》献于朝。
江瑶柱(己丑) 清 · 翁方纲
马甲咏韩子,密丁录吴曾。
吴盖岁贡纪,韩实南食憎。
自从坡老来,味格审淄渑。
果特荔支比,鱼并河豚称。
海滨名角带,柈网家家登。
那复椒橙芼,亦弗汗骍矜。
戋戋食经翻,矻矻江赋徵。
霜风起江海,蜑雨吹雪冰。
帘阁又晚凉,七箸当秋灯。
梦随刺船所,碧拥沙尾罾。
丰湖藤菜歌(辛卯) 清 · 翁方纲
七年来问燕脂藤,每住旬日尝未曾。
叉鱼小舫去秋夕,菜苗空蔓湖尾罾。
湖有二泉润江海,不独修筑由陈称(宋治平间守。)
濂泉槎溪此会合,盖以鱼鳖葭苇称。
郡志遂言有莼菜,傅会亦到栖禅僧。
今春才知此菜味,圆头大叶如菠薐。
而能甘滑不苦涩,得非二泉气所升。
撷之筐篚芼之釜,冷于槐叶清于冰。
虽无丝缕更柔软,亦有盐豉弥鲜澄。
万古秋风故园思,想见暮雨扁舟乘。
莫轻一物网户送,绍圣学士春盘登。
落梅挑菜本寄耳,湖边野叟说古能。
生长此湖食此菜,不费栽植无畦塍。
春春采掇岁岁足,何知故事苏公徵。
而我七年步湖上,为此芜绿披千层。
复闻雨后行菜处,旧时菘白仍冬凌。
我食此菘又已屡,屡绕玉塔看渔灯。
天开岩(己亥) 清 · 翁方纲
西岭不识朝暾升,地险石巨排层层。
中开一径豁石壁,危梯如削不可登。
何年巨灵以手劈,岩谷呼舞相然应。
尚馀石缝作开合,右胁一掩千崚嶒。
石花喷绿苔藓渍,半岩松气青相承。
始知初日罩岩际,万峰直下皆栏凭。
赤文绿字傥可迹,架厂凿户初谁胜。
传闻岌业三大字,开岩近曰释惠能。
又闻南唐二徐笔,蜾篆遗法光金绳。
扪萝四顾渺何在,千佛之题蚀否曾。
岩深去急觅未遍,禹碑摹本空嗟称。
俗儒信耳不信目,此习亦到岩间僧。
二杨释文太支拄,嗟此何足相虫冰。
出岩谡谡风掠耳,露湿襟袷寒凌兢。
塞山蒸雨寒凌兢,塞山蒸日郁不胜。
山头泄云时聚族,山腰绿雾无定层。
人家山麓披榛艿,有屋可亩田可塍。
犹馀莽莽古厚气,大石磊砢堆碅磳。
论诗我昔师杜陵,后者绮丽前飞腾。
晋唐以上有独诣,谁纵远目追秋鹰。
坡公论书似不尔,调和肥瘦疑摸棱。
八分小篆本一贯,较量何至虫与冰。
二家取义各有谓,千古一是吾谁凭。
高秋月照棘垣白,双眸炯炯空爱憎。
刘公深谈极名理,临摹意已超缣缯。
回波要试隼一瞥,造极须叩峰初登。
倚公知爱请对垒,拚我瓦缶换百朋。
狂草即用判牍纸,恨少镜面苔纹藤。
春蚕叶扫九千卷,虚堂催我添秋灯。
他日傥传批尾帖,登龙何必誇李膺。
因君一听弹广陵,儿时气味来秋灯。
碧海鲸鱼掣不得,虚空騄駬跨或能。
君时浮云奋驰籋,我亦前辈随飞腾。
迩来芟翳步就坦,时复耸立中含棱。
奇哉嘉祐诗廿卷,瞥如华隼凌千层。
韩豪颇带孟郊苦,匠石谁识临川称。
临川崛起济时会,慨然舟楫谓可胜。
瑚琏阶墀非亵玩,楩楠梁桷方时乘。
欲寻微言相感发,岂止杰句供钞誊。
山陂江渚送目处,碧天断霭追秋鹰。
万古奇气要收拾,六经根柢同服膺。
所以雁湖慨知己,切劘之义常兢兢。
韩孟径途岂止此,同学漫拟王与曾。
万丈光芒定何物,妙喻试叩钟山僧。
武氏石阙铭(丁未) 清 · 翁方纲
武氏一门著碑五,廉孝三世名相承。
四杨碑外孰与匹,杨则赝耳武可凭。
前惟府卿暨从事,后有长史金吾丞。
建和丁亥刻者二,是铭特以孝子称。
合之诸碑考行迹,独阙始公及景兴。
可作任城世系谱,开明之刻吾无徵。
曰丞曰卿洪所辨,隶图隶缵阙不胜。
吾尝拈出韦氏学,鲁诗训故儒林增
金吾丞碑置孔庙,而此诸刻霾榛艿。
黄君同日搜剔得,从事画象争钞誊。
长史一碑极磨泐,赖此补述徽猷绳。
本为父铭铭及子,意以祖父垂昆仍。
自从鄱阳著录后,我今为尔题缣缯。
铭文书前空其后,金吾碑式侔亦应。
子姓官阀详与略,昂霄止仲述未能。
金石之例或原委,顾吾于此常兢兢。
隶书沈厚亦可喜,更堕唐法斯足惩。
傥援建康郡斋例,买石取影勤挑灯。
⑴ 《鲁诗韦氏章句》独见于武荣碑,尝取以补秀水朱氏《经义考》。
西江古帖谁著称,我闻清江与庐陵。
庐陵之帖久散佚,清江卷帙尚可徵。
此皆祖祢阁前本,不比绛汝减与增。
辰申相隔一百载,皇祐却想萧殿丞。
清池蓄鱼跃于牣,堂堂策策交蒲菱。
长沙侍御意忘谪,筑堂伐石摹缣缯。
吕和卿本那易得,王侍书目相然应。
尔时郡邑争拓致,江空壁响传登登。
大观太清楼未启,临摹初见长沙僧。
江左风味谁貌得,诗家比拟奚爱憎
后来一例嗤瘦媚,洗出前辈看飞腾
十卷释文颇订误,二王别轴犹锋棱。
百年故物逮淳祐,铺叙亦到庐陵曾。
江山秀气非一艺,往岁棹过屡叹兴。
东山尚闻堂址在,生徒傥一吊古能。
荒烟残砾岂易忽,或恐光怪云霞蒸。
⑴ 阁帖初刻在淳化三年壬辰,至是临江再翻为元祐七年壬申。
⑵ 元遗山诗「诗家亦有长沙帖,莫作宣和阁本看」,正用东坡跋潭帖语。
⑶ 刘潜夫云:「潭绛太瘦,临江太媚。」
此寺曾来杜少陵,祖筵宝地飘金绳。
身许双峰果何得,三车已说栖大乘。
郪原北山倚天际,牛头兜率交崚嶒。
塔中庋经自何代,茧光漆点莹千灯。
火烧水转剩偈子,一千年后残缣缯。
袖东居士亦禅客,永师旧语忆不胜。
我题此经亦已屡,而此超绝难为朋。
褚公得法在东汉,香光昔梦追西升。
怀仁大雅集字后,妙义想到云端僧。
未敢傅会钟与薜,决非五代时人能。
挑灯借临三五夕,然否幻药方诸承。
回锋秘妙不传处,虚空不住青层层。
是日我剔坡书石(临江郡斋苏书《金刚经》碑。),般若半卷江云蒸。
宝盖飞空䌽幡下,印此一月于川凭。
手招居士證此约,米家虹气扪生棱。
塔影却来我斋阁,破邪往往悟永兴。
兼旬洁蠲始夙兴,霁色润遍田渠塍。
壶天阁路十五里,已有凉樾来杉藤。
盘盘磴道左右折,舆夫交侧疑横肱。
琅如联吟客语笑,颲颲众谷相然应。
摄心直造万物表,莽苍但以一气凭。
对松山翠转面面,三天门壁穿层层。
俄看突压大山影,不知尽是屯云升。
云与全山浩呼噏,肤寸之绿皆云蒸。
半日𢷘云出云上,一瞰万里山窗凭。
榑桑若木出檐际,大海积气青光承。
徂来左翼作阶戺,万峰引带皆昆礽。
咫尺天经界垣座,于惟真宰念庶徵。
岁维大和雨旸若,更切育秀于黎烝。
是日云光缦绝顶,瑞匝齐鲁环莱登。
昔者周诗鲁詹颂,笺疏讵写高崚嶒。
后来李白杜甫辈,但取神秀仙灵称。
发育温仁体峻极,处处帝縡光华凝。
纯乎生意塞天地,职司教养宜战兢。
满山松籁奏金石,蔚蓝细写丹霞澄。
大块文章视人领,游圣门者谁能胜。
鱼子笺纸追零陵,墨禅输此有发僧。
石郎戎州观落笔,张通何似李展能。
歌罗驿舍一觉梦,《竹枝》三叠鹃啼应。
摩围峰下寂无物,忽作怪石缠枯藤。
平生独立万物表,岂有迹象侔超腾。
电掣飙回摄以息,阴帅阳霅夫谁徵。
咫尺神灵雷雨至,处处回向真源凭。
钱穆父言久弥笃,丰人翁赋聒可憎。
华阳楼入补庵鉴,彭泽园拟光禄丞。
吾尝手披祝老记,精楷不比痴冻蝇。
尔日来观目为眩,亦拟草势心兢兢。
折钗屋漏岂二义,科斗籀篆原相承。
不胶于心不名技,尚恐祝老非其朋。
三年匡庐我梦想,太白吟处云锦层。
谷园书屋索恍忽,夜夜挑尽东轩灯。
瓣香私淑吾岂敢,一波一策皆矩绳。
西江归来又四载,晤此真面寒崚嶒。
石田可耕海可钓(萧海钓、沈石田二跋皆为华氏作。),虬螭骖驾云涛乘。
始来吾斋寻宿诺,木犀香泛茶瓯蒸。
黄龙山中三昧出,银河飞瀑禅窗凭。
吴渔山山水卷(乙卯) 清 · 翁方纲
① 自题云:「康熙乙亥秋,耕烟先生见访属写。」
借诗论画吾谁徵,石谷我朝之右丞。
四王蝉联到墨井,或以麓台当少陵。
张庚亦以诗品画,谓石谷可渔洋朋。
能近取为墨井譬,吾意欲以秋谷称。
颇闻当时石谷拟,亦若王赵名相矜。
此卷正为石谷作,海舶初返禅窗凭。
自题意傲松雪叟,瓣香爇向梅花僧。
尔日未知石谷意,同时可服刘郎膺。
奉常法即大痴法,密林卷义追寻曾。
惜不传此访晤语,二老江阁挑秋灯。
合离傥在烟墨外,精微难以口耳胜。
谁将书派划尝熟,且莫误会嗤吴兴。
渔洋秋谷亦如此,何至区别炭与冰。
我因苏书悟三昧,滁亭大字攀崚嶒。
宣和旧墨黟云蒸,豁眼快与神飞腾。
恍见慈恩曲江宴,濡豪几辈挥缣缯。
无漏寺址永徽塔,北枕三殿南五陵。
岑参薛据杜老共,秦山破碎青崚嶒。
想初得句最高顶,目纵千里如飞鹰。
杜老题字不可见,闻在四卷跋可凭
鲁公之题孰先后,惜未此卷同钞誊。
柳伯和摹极刬剔,王隐士早披榛艿。
廉卿序拟晋唐褚,二李手压官私幐。
会昌一品平泉客,何苦士类区淄渑。
向来留题一扫迹,后身似是涂塔僧。
李牛党论吾弗辨,玉溪正及诸郎朋。
少年齐肩前进士,青袍白足筵閒承
后十六年禁职笔,却感前记怆不胜
何如三董与二郑,五客来缅梯三层。
西北梁间鲁公札,校书岁月谁考徵
感旧怀贤抚时事,神龙宴并开元称。
杏园花发烂蕊榜,打毬阁子开月灯。
孟郊卢仝亦诗客,迹以人重珍逾增。
柳家斯集意有在,后来观者宜兢兢。
不独流传江左体,隶肥楷瘦芒生棱。
一代人才在国史,勿虚饼餤誇红绫。
游人题字亦非偶,山河眺览嗟废兴。
此塔西南石重立,有唐书学馀精能。
褚公序记宛啄磔,奘师结构基救陾。
回环千秋递赞诵,矧此两卷关劝惩。
卅七叶装记馀纸,悬磬室楷如细蝇。
径须重镌更加羃,他时墨妙追服膺。
我依陈思写序跋,敢貌屋漏交古藤。
或希长沙醉草尾,姜牙柳脚攀同登。
⑴ 尝见涿鹿冯文敏手跋云:「杜甫、颜真卿题字在柳摹雁塔第四卷。」
⑵ 侍御史令狐绪、右拾遗令狐绹、前进士蔡京、前进士令狐纬、前进士李商隐,大和九年四月一日。蔡京即同在天平坐中者。
⑶ 「后十六年,与缄绚同登,忽见前题,黯然悽怆。时方忝职禁□,大中四年二月廿三日。」
⑷ 五人:郑知章、董季之、董居中、董从直、郑武,元和十年□月十七日同登。更上从此第三层,西北梁上见颜鲁公任校书时手札题名。
⑸ 秘省校书郎孟简、进士孟郊、进士崔元亮、进士崔寅亮、进士崔纯亮,贞元九年正月五日。李存诚、李存范、卢同,元和九年十一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