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069七絶 17649五律 10930七律 18375五排 1055七排 151 907四言 247六言 283古風 2878樂府 218 10 363 49辭賦 18 109其他 426 550
共2878,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元熙 ? - 520 一首
张率 475 - 527 二首
郑鲜之 364 - 427 一首
李衍 一首
柳䛒 一首
卢思道 531 - 582 三首
孙万寿 一首
无名氏 七首
杨广 569 - 618 二首
杨素 ? - 606 二首
于仲文 一首
虞世基 ? - 618 一首
白居易 772 - 846 十七首
义实动君子,主辱死忠臣。
何以明是节,将解七尺身
⑴ 右示寮吏○魏书中山王熙传。北史景穆十二王传。《诗纪》百八。
对酒 南梁 · 张率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醇。
如华良可贵,似乳更堪珍。
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
金樽清复满,玉碗亟来亲。
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
君歌尚未罢,却坐避梁尘
⑴ ○玉台新咏六。文苑英华百九十五。《乐府诗集》二十七。《诗纪》七十九。又《类聚》四十二作当对酒。引醇、珍、辰、尘四韵。
清凉 南梁 · 张率
登台待初景,帐殿蔼馀晨。
罗帐夕风济,清气尚波人。
长簟凉可仰,平莞温未亲。
幸愿同枕席,为君横自陈
⑴ ○《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七十九。
七雄裂周纽,道尽鼎亦沦。
长风晦昆溟,潜龙动泗滨。
紫烟翼丹虬,灵媪悲素鳞
⑴ ○《类聚》三十八。《诗纪》五十三。
① 《蜀梼杌》云:“嘉王宗寿每谏诤,衍不乐。燕会,衍命宫人李玉箫歌其所撰宫词,送宗寿酒。宗寿惧祸,乃饮。佞臣潘在迎曰:‘嘉王闻玉箫歌即饮,请以玉箫赐之。’衍曰:‘王必不纳。’其词曰:”
辉辉赫赫浮玉云,宣华池上月华新。
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
饮马投钱岸,解钓剖璜津。
风丝曳香饵,覆杯怀昔人
⑴ ○《初学记》六。《诗纪》百二十三。
城南隅燕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诗纪》云。曹子建赠丁翼《诗》曰: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
城南气初新,才王邀故人。
轻盈云映日,流乱鸟啼春。
花飞北寺道,弦散南漳滨。
舞动淮南袖,歌扬齐后尘。
骈镳歇夜马,接轸限归轮。
公孙饮弥月,平原燕浃旬。
即是消声地,何须远避秦
⑴ ○《乐府诗集》七十七。《诗纪》百二十二。
上巳禊饮诗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山泉好风日,城市厌(文苑作压。)嚣尘。
聊持(岁华纪丽作把。)一樽酒,共寻千里春。
馀光下幽桂,夕吹舞青蘋。
何言出关后,重有入林人
⑴ 《类聚》作景。《诗纪》云。一作景。
⑵ 《初学记》作时。岁时杂咏、文苑同。
⑶ ○《类聚》四。《初学记》四。古今岁时杂咏十六。文苑英华百五十七。《御览》三十。《诗纪》百二十二。又岁华纪丽一作隋思道诗。引春一韵。
赋得珠帘诗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
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
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⑴ ○《初学记》二十五。《诗纪》百二十二。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⑴ ○文苑英华二百八十九。《诗纪》百二十五。
《隋书》曰:库狄士文。代人也。拜贝州刺史。至州。发擿奸隐。长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馀人而表之。上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泣之声遍于州境。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河东赵达为清河令。二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为之语曰:
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
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隋书库狄士文传。)
《诗纪》云。于阗。古于阗国。居葱岭北二百馀里。汉唐以来皆入贡。
山川虽异所,草木尚同春。
亦如溱洧地,自有采花人
⑴ ○《乐府诗集》七十二。《诗纪》百三十。
剑影侵波合,珠光带水新。
莲东自可戏,安用上龙津
⑴ ○《类聚》九十六作鱼诗。文苑英华三百三十。《诗纪》百二十六。
① 《诗纪》作缁素知友祖道新林去留哀感赋诗一首。
续高僧传曰:周道失御。隋历告兴。遂与同侣俱辞建业。缁素知友。祖道新林。去留哀感。各题篇什。晓禅师命章赋《诗》曰:
平生(续僧传作生平。)本胡越,闽吴各异津。
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续僧传作虑。),愁眉始得伸。
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
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
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
沈浮(续僧传作浮沉。)从此隔,无复更有(续僧传作来。)因。
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⑴ 续僧传作作泾河。是。
⑵ ○续高僧传释昙迁传。《诗纪》百二十八。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⑴ ○古诗类苑百二十四。《诗纪》百。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
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⑴ ○同上○逯案。《诗纪》侯夫人下。尚有自伤一首。辑自迷楼记。今删。
小堂罗荐陈,妙妓命燕秦。
蛾眉疑假黛,红脸自含春。
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尘。
齐竽不可厕,空愿上龙津
⑴ 《初学记》作翠质。
⑵ ○《初学记》十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三。《诗纪》百二十七。
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
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
⑴ ○《乐府诗集》七十七。《诗纪》百二十。
《隋书》曰:大业十一年。炀帝自京师如东都。至长乐宫。饮酒大醉。因赋五言诗。其卒章曰: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令美人再三吟咏。帝泣下沾襟。侍御者莫不欷歔。帝因幸江都。复作五言诗云云。帝以三月被弑。即遭春之应也。是年盗贼蜂起。道路隔绝。帝遂无还心。复梦二竖子歌曰:去亦死。住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由是筑宫丹阳。将居焉。功未就而被弑。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
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隋书五行志。《诗纪》百二十。)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⑴ ○文苑英华百九十七。《诗纪》百二十九。
道昏虽已朗,政故犹未新。
刳舟洹水济,结网大川滨。
出游迎钓叟,入梦访幽人。
植林离各树,开荣岂异春。
相逢一时泰,共幸百年身。
⑴ 文苑云。一作溟水际。《诗纪》云。一作际。
铜楼充震位,银牖集嘉(文苑作佳。)宾。
青宫列绀幰,紫陌结朱轮。
弦调宝瑟曲,歌动画梁尘。
金卮倾斗酒,琼筵列八珍。
花惊度翠羽,萍散跃赪鳞
承恩叨并作,扣寂绕阳春
⑴ 《诗纪》云。一作和。
⑵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百二十四。
夏山朝万国,轩庭会百神。
成功畴与让,盛德今为邻。
区于属平一,庶类仰陶钧。
銮跸临河济,裘冕肃柴禋。
启行分七萃,备物象三辰。
祈祈亘原隰,济济咸缙绅。
阳谷升朝景,青丘发早春。
兖衣敷帝则,分器叙彝伦。
临淄成诵美,河间(文苑误作涧。)雅乐陈。
薰风穆已被,茂实久愈新
⑴ ○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百二十四。
引用典故:蒲柳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
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
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
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一作惭)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原上新坟委一身,城中旧宅有何人。
妓堂宾阁无归日,野草山花又欲春。
门客空将感恩泪,白杨风里一沾巾。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一作开)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惨澹岁云暮,穷阴动经旬。
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
而我当是时,独不知苦辛。
晨炊廪有米,夕爨厨有薪。
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洛城士与庶,比屋多饥贫。
何处炉有火,谁家甑无尘。
如我饱煖者,百人无一人。
安得不惭愧,放歌聊自陈。
引用典故:伯益 廊庙之具
穷阴苍苍雪雰雰,雪深没胫泥埋轮。
东家典钱归碍夜,南家贳米出凌晨。
我独何者无此弊,复帐重衾暖若春。
怕寒放懒不肯动,日高眠足方频伸。
瓶中有酒炉有炭,瓮中有饭庖有薪。
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下无巢父许由箕颍操,又不能食薇饮水自苦辛。
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见西京(一作北阙)浩浩唯红尘。
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
三年徼倖忝洛尹,两任优稳为商宾。
非贤非愚非智慧,不贵不富不贱贫。
冉冉老去过六十,腾腾闲来经七春。
不知张韦与皇甫,私唤我作何如人。
春游(836年) 唐 · 白居易
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
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
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
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
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大限年(一作言)百岁,几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轮。
假使得七十,祗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
遣脱破袍劳报煖,催沽美酒敢辞贫。
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
种柳三咏 其三 (835年) 唐 · 白居易
更想五年后,千千条曲尘。
路傍深映月,楼上闇藏春。
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家园三绝 其三 (836年) 唐 · 白居易
鸳鸯怕捉竟难亲,鹦鹉虽笼不著人。
何似家禽双白鹤,闲行一步亦随身。
弥月不出门,永日无来宾。
食饱更拂床,睡觉一嚬伸
轻箑白鸟羽,新簟青箭筠。
方寸方丈室,空然两无尘。
披衣腰不带,散发头不巾。
袒跣北窗下,葛天之遗民。
一日亦自足,况得以终身。
不知天壤内,目我为何人。
感旧(842年) 唐 · 白居易
故李侍郎杓直,长庆元年春薨;元相公微之,太和六年秋薨;崔侍郎晦叔,太和七年夏薨;刘尚书梦得,会昌二年秋薨。四君子,予之执友也。二十年间,凋零共尽,唯予衰病,至今独存,因咏悲怀,题为感旧。
引用典故:捐馆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
微之捐馆将一纪,杓直归丘二十春。
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
平生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
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
人生莫羡苦长命,命长感旧多悲辛。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
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
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
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
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声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