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39七絶 54五律 9七律 1五排 4 27四言 6六言 2古風 484樂府 25 34 2 7其他 27 2
共484,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下一页
(续上)
洪繻 1866 - 1928 二首
黄之隽 1668 - 1748 一首
金和 1818 - 1885 一首
李瑞徵 一首
林鼎复 一首
林占梅 1821 - 1868 一首
刘家谋 1814 - 1853 一首
毛澄 1843 - 1906 一首
彭孙遹 1631 - 1700 二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一首
钱淑生 一首
裘琏 1644 - 1729 一首
阮元 1764 - 1849 二首
桑调元 1695 - 1771 一首
僧福慧 1623 - ? 一首
宋荦 1635 - 1714 五首
孙星衍 1753 - 1818 一首
汤右曾 1656 - 1722 五首
唐赞衮 一首
陶元藻 一首
大讨伐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丙午方隆冬,生番大讨伐。
叠嶂摩青天,连营一齐发。
白日照深箐,朔风响林樾。
烈火焚高邱,炮声夜未歇。
凿齿与雕题,相逢即驰突。
其俗本狉獉,其人如鹰鹘。
抚之曾几时,屠之起仓猝。
殆为垦荒来,辟土不容忽
遂使瓯脱间,亦走东洋卒。
平野多草莱,何用入穷窟。
师劳久无功,万山掷枯骨。
狞树蛇蛰蟠,怪石鬼面凸。
谷暗丛木呼,径险古苔滑。
生番何处栖,腥风动溟渤。
呦呦麋鹿哀,莽莽狐兔没。
长坑无所施,群峰立峍崒。
⑴ 编者按:丙午,即1906年。
⑵ 编者按:「忽」,《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易」。
旅思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前路风忽忽,征车寂不发。
一出故乡来,回头望城阙。
不见乡中人,但见乡中月。
斜阳下小楼,红妆楼上歇。
雕炉薰紫烟,清镜理云发。
周回两三步,香尘动罗袜。
纤腰软无力,舞体轻无骨。
雪态掌中回,柳叶眉间发。
愿君解罗襦,夜凉枕簟滑。
灭烛屏风关,一带窗间月。
注:斜阳(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红妆(李峤倡妇行)雕炉(陆龟蒙子夜警歌)清镜(韦应物拟古诗)周回(方干杜鹃花)香尘(李白感兴)纤腰(元稹寄吴士矩端公)舞体(刘禹锡酬牛相公独饮偶醉寓言见示)雪态(王绩辛司法宅观妓)柳叶(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愿君(乔知之倡女行)夜凉(白居易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灭烛(常理妾薄命)一带(韦庄春早)
小饮夜已深,剪烛忽见月。
开门试起舞,新寒中毛发。
昂头呼青天,我是铁鍊骨。
闭置虽如囚,狂气未销歇。
岂有恶风露,独降愁城罚。
此时万户眠,寂寞玉一窟。
茫茫千里中,谁更清兴发。
或者翠袖人,临江冰罗袜。
方恨月出迟,圆光略凹凸。
我有秃笔锋,愿补镜中阙。
得修嫦娥眉,书空胡咄咄。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归舟泊寺门,风寒声窣窣。
泬寥称孤客,疏钟偶然发。
晚色灭残霞,隙光生早月。
去家千馀里,顾影何滞越。
一刺久在怀,漫灭于谁谒。
纷余抱素心,不顾怜傲骨。
煨芋共老僧,地炉烧榾柮。
夜气凉露侵,梵呗初未歇。
徂秋复涉冬,风景倏飙忽。
东山百世师,胸次涵溟渤。
一往有深情,但愁别仓卒。
过青草湖有感(庚申) 晚清 · 林占梅
群峭渐丰肌,层峦皆没骨。
沮汝践溪毛,蒙茸披石发。
四顾尽芳荪,苍然欣秀越。
凋零曾几时,万绿来何突。
野草自无心,春风吹乱发。
中含造化机,乘势不能歇。
对此触我怀,低头频咄咄。
伤我同心人,一朝遽颓蹶。
华、扁难回春,千秋感存没。
祭扫罢归时,沾襟泪连滑。
同居而离心,咫尺亦秦越。
不如千里梦,犹有哀思发。
长桥驾银湾,观会胡未歇。
焉知桂宫娥,抱影望孤月。
舟轧水底天,笑指石上月。
玉珧照珠池,𧉧华被银阙。
鹏骞四溟翻,鳌抃五岳没。
纵任无远近,凭虚得超越。
傥遂凌朱崖,何由炼金骨。
甘英度西海,终童下南粤。
壮游恐不遂,江晚蕙芳歇。
峨眉归读书,青山未华发。
岚气凌高秋,冈势日崷崒。
欲问山中亭,迹与寒烟没。
藤稍罥客衣,屐齿粘苔发。
下山不见人,海水摇明月。
山径夜色深,行久乃见月。
竹树吐幽辉,清寒沁肌骨。
寒射山下泉,清数石上发。
气色浮孤高,琳宫何突兀。
上方人语静,一灯影林樾。
取路登虚亭,置身转飘忽。
同游五六人,浩歌悄然发。
坐久月始中,星尽长河没。
苦节届秋冬,羁魂滞吴越。
万感中夕生,顿令清兴竭。
三五月未盈,二八月未阙。
西风埽浮云,凉雨亦已歇。
出门何所之,信步田垄越。
禾稼初登场,晚蔬待霜掘。
褰裳访古寺,顾祠且瞻谒。
是时月未上,禅镫出丛樾。
老衲倚虬龙,风涛静不发。
阴森太古色,秋气浸毛发。
须臾殿东隅,银蟾吐林窟。
樛枝忽穿漏,皓采犹郁勃。
斜攀石阑纡,暗践烟叶滑。
岂知重门外,清景独超忽。
天高海水凝,星斗光尽没。
只疑九霄多,人间无此月。
僧言见月华,毫光悟宝筏。
又云闭目坐,心镜了不竭。
笑余涉尘网,眼界终恍惚。
仰观山河影,愧此老松骨。
清谈味苦茗,摹读谢残碣。
归来衣露生,城鼓已三伐。
⑴ 研邻、载之、观之、质卿、长儿同游。
东岭延朝晖,西峰挂残月。
牧牛亦已出,鸣鸡犹未歇。
凄清重凄清,此心独兀兀。
回首望门闾,迢迢隔林樾。
秋夜 清 · 裘琏
徙倚立庭隅,树杪送明月。
流辉盈衣袂,清影寒肌骨。
静闻众籁生,徐观万虑歇。
溪声入城来,蛩语临阶发。
仰见彩云飞,幽怀同飘忽。
飞梦下天姥,馀情入吴越。
镜湖波逼山,石篑水搜窟。
飞梁驾重门,立柱抗高阙。
冷壁悟禅面,瘦峰露仙骨。
定役灵匠心,莫谢天机伐。
削成夏圭斧,奇拜米颠笏。
清风漱玲珑,澄潭倒崷崒。
红楼四月寒,乌舫一篙滑。
藤枝袅更长,蘋花香未歇。
胜境岂在多,览古兴超越。
缅想山阿人,沿流弄明月。
悬瓮山(壬申) 清 · 阮元
海内读山经,晋水一源发。
悬瓮连蒙龙,闾麋玉为窟。
重甗朝已升,夜游更超越。
竟登柏翳山,还见禹时月。
上有避暑宫(高齐),下有苍龙阙(北汉见遗山诗)
山川太古心,万载未销歇。
泉月并作秋,妙境清入骨。
下彴崩雷转,暗厓古香发。
石危不可磴,木断大可筏,豹声数犬啀,人立一猿突。
泬寥轮已西,倒岩影疏樾。
衣色凛飞霜,禁冷坐犹兀。
风寂铃不语,云滃塔忽没。
隔洞闻经鱼,孤僧跏奥窟。
天地非劳人,有生自出没。
丰草薶青冢,朽壤覆白骨。
臭囊化草苔,朱棺掩袍笏。
瞬眼已沧桑,今古生尘𡋯。
春风淡荡吹,阶草参差发。
晚晴林霭收,步此阶前月。
徙倚望南山,连天青未歇。
朝游上崇台,吴山何突兀。
雨馀岚气生,氤氲遍城阙。
白鸟去翻然,相看坐超忽。
返照转树腰,微风坐来歇。
是时开南轩,可以望明月。
我爱孟襄阳,呼与掘诗窟。
梅花半将开,媚此雪后月。
空庭耐春寒,坐到昏钟歇。
池光明檐楹,鹤唳激林樾。
幽人默相对,诗思清到骨。
按:清到骨三字,自评其诗。公集中以此种为上。
山巅望湖镜,团圞疑明月。
风来势欲倾,雨过光逾发。
茫茫太湖波,镜中望超忽。
一牛藏威一牛突,一人操鞭一人蹶。
达官行人逮走卒,呼声方喧鼓声竭。
千年东绢黯残阙,人物森然动毛发。
画家书家重神骨,想见落笔如落鹘。
主人临池用心矻,运腕千钧托豪忽。
羲之复生戴峄殁,华堂罗宾酒杯凸。
雪地冰天避尘堀,论诗看画得津筏。
世事牛毛付消歇,我闻清时兽不狘,劝君更写蛩负蟨。
东逝随流波,孤舟日沿越。
晚经齐安郭,振迅夕飙发。
水恶不可渡,连山浮溟渤。
系缆陟台基,登闉瞩岑樾。
蒙茸剪己久,轩敞树华阙。
名贤迹偶经,万古斗柄揭。
楚泽丛香草,馀芳殊未歇。
当时冯夷宫,幽怪鉴毛发。
江沙涨坼岸,渐远波匼窟。
拾级连岩高,天长鸟飞没。
垣墉起迢递,林麓傍隆窣。
缟衣揖羽流,绿髓鍊金骨。
忧来思洗盏,浩荡酹江月。
昨日苦郁蒸,赤脚不可袜。
中宵气候变,淅淅凉飔发。
轩窗忽飞雨,远梦落清越。
朝来疏钟动,冠盖趋天阙。
泥滑讵可行,迫此后期罚。
繄余独何事,睡起意未歇。
既晏加我餐,乍凉栉我发。
懒慢会当免,眷焉竟此月。
谢彼燕颔姿,称此山岩骨。
纤纤不可整,欲理如乱发(土名乌喇草)
是生有奇温,策勋岁寒月。
软衬将穿履,细衲才制袜。
情话遥夜阑,地炉谢榾柮。
嵩山逦迤来,百里到伊阙。
岩峦忽中断,伊水漾清越。
山灵草木香,百窦泉争发。
层龛金粟影,嵌空出石窟。
东岩青莲宇,千仞俯硉矹。
美人何方来,弄此川上月。
烟华夕堪采,空水远欲没。
自启玉齿歌,歌声散林樾。
鸣鹤久徘徊,朱弦坐超忽。
搴芳时有赠,怀旧情未歇。
感兹山泽游,喟焉谢朝谒。
清江夫如何,暝色带林樾。
娟娟衣上影,潋潋波间月。
西躔秋已至,南陆暑未歇。
新浴御纤絺,迎凉栉衰发。
半年熏瘴雾,海气侵肌骨。
讵意一扁舟,仍来坐超忽。
昔经滩石险,今为江涨没。
即此空世患,终焉谢天伐。
沈沈水精宫,荡荡白银阙。
幽赏情未已,鸡鸣榜人发。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牢盆习以疲,国课日以竭。
况有儇薄徒,罔利穷杪忽。
鼠窃术诡憸,狼吞贿乾没。
流极将何穷,黯思竖毛发。
山色何青苍,一水通百粤。
幽岩去复回,中有帆出没。
几片无心云,时来渡头歇。
鳞鳞波有容,齿齿石多骨。
回头归路迷,前望更突兀。
旨哉古川原,红尘岂能越。
惜无郭橐驼,种此烟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