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185七絶 8757五律 6777七律 9620五排 297七排 34 409四言 51六言 155古風 1408樂府 174 2 63 11辭賦 9琴操 4 16其他 200 122
共409,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续上)
彭孙遹 1631 - 1700 一首
蒲映渌 一首
钱澄之 1612 - 1693 三首
钱大昕 1728 - 1804 三首
钱枚 1761 - 1803 三首
任观 一首
史惟圆 1619 - 1692 一首
谈印梅 一首
万锦雯 1625 - 1696 一首
王季珠 一首
王芑孙 一首
王时翔 1675 - 1744 一首
魏元旷 1856 - 1935 一首
吴绮 1619 - 1694 一首
吴绡 一首
吴沄 一首
夏孙桐 1857 - 1941 一首
项鸿祚 1768 - 1835 二首
谢金銮 1757 - 1820 一首
熊琏 一首
许禧身 一首
薛时雨 1818 - 1885 一首
薛约 一首
姚华 1876 - 1930 一首
榆花开尽柳绵飞,红雨初收碧浪肥。
伍相山前连袂去,二郎祠下弄舟归。
荷叶田田水满矶,荡舟惊湿女儿衣。
阿侬今夜浑忘却,唤取西风送月归。
天气冬暄见雪稀,海风八月弄寒威。
蚕桑此地称奇货,终日逢人白纻衣。
南海秋来雁不飞,霜花雪片见全稀。
游人未向雷州去,腊月家家著葛衣。
桥南光孝寺僧稀,喜见当门树十围。
大殿荒凉曾驻跸,行人指点泪沾衣。
柳条柫浪水平矶,一片清光漾落晖。
遥指幽人结庐处,风清月澹半开扉
⑴ 元王子昭咏练川诗芹芽迸土抽白玉柳线拂浪摇青金又堤旁有人新结庐轩窗瞰水宜幽居风清月澹堪娱乐笑掬沧浪缨可濯
绿树依微绣幕围,平桥细雨正霏霏。
菜花开后梅头出,麦浪翻时团尾飞(梅头鱼名团尾鸟名俱出高桥)
木棉花黄蝴蝶飞,木棉花白豆叶稀。
木棉收尽軖车闹,纺得黄纱制妾衣。
愁望远,清泪湿罗衣。
春事催完蝴蝶懒,杨花开瘦鲤鱼肥。
游子未成归。
深院里,独自坐缝衣。
旧梦易迷三里雾,新愁分付九张机。
眉语认依稀。
江南忆,最忆好园扉。
舶趠风前行客到,莲花桥畔酒人归。
情话两依依。
春雨细,晚香微。
垂杨深院静,满地海棠飞。
娇红弱紫情何限,日日开帘看燕归。
闻道尘中有钓矶,隔江红树满秋晖。
草生空地没双扉。

却厌海山无住处,结庐欲向此中归。
夜随孤鹤掠波飞。
细雨和风洒竹扉。
凭栏心远湿云归。
故山回首梦依微。

罥树花疏蛛网密,翻书人瘦虫鱼肥。
病深愁重易沾衣。
长天望不极,秋容淡、羁客渺何依。
念牢落一身,愁来影共,伶仃诸弟,别后音稀。
销魂处、叶兼疏雨下,鸿带断云飞。
新梦砧回,独堆残卷,矮窗灯映,自掩重扉。

年华容易去,浮生事、无奈日与心违。
两鬓星星欲点,犹未知归。
想菰米波漂,谁寻鸥社,钓丝烟捲,莫扫鱼矶。
辜负西溪好景,益悔今非。
桥边篱落蝶飞飞,一袭轻装换裌衣。
乍雨乍晴春过半,牡丹花放甲鱼肥。
月底人拖月色衣。
来听坡读是耶非。
回身曾露影些微。

写韵轩中鸾未偶,临邛道上凤孤飞。
闻声对影只依稀。
秀色由来可疗饥。
忘餐相对复相依。
无端杜宇唤春归。

圆怕珠光多不定,轻愁花片易教飞。
赤阑干畔凭斜晖。
高阳台 清末至民国 · 魏元旷
丙寅八月归自匡庐,饮于西园。征歌未遂,兵戈分散,忽忽数岁,再至章门。座上惟醇士公威旅居津沪,粟公莲士贞木幸皆如昨。追续坠欢,云英重见,危城相守,话旧凄然。醉别经旬,旗亭复会,则莫不宫移徵换,黄公垆畔,陶写中年,离合如斯,不无怅惘
庐阜回骖,西园罢宴,兵烽一夕惊飞。
大好江南,飘零王谢乌衣。
令威不分归辽日,见人民、城郭都非。
料今时、高会难寻,俊侣应稀。

尘中离合谁能数,竟坠欢遥续,座客无违。
阅过沧桑,还看翠袖因依。
重来仅有经旬别,等匆匆、换了花围。
怅尊前、柳絮烟轻,桃叶阴肥。
溪南好,松云带翠微。
百尺帘栊红日早,四窗屏障碧山围。
遍倚欲忘归。
江南忆,风暖换春衣。
如画楼台花夹路,香街人醉玉骢肥。
年少踏青归。
粉墙高处遍蔷薇,烂漫红英映夕晖。
月下朦胧疑覆锦,赚郎收拾刺郎衣。
乔木森森世已非。
宸章片石有余辉。
纪恩飞白题新轴,述德平泉见旧徽。

增感喟,惜芳菲。
乌衣门巷燕还飞。
池台凝碧今何似,惆怅江南客未归。
浅帻凉尊事已非,西风催换薜萝衣。
小山堂下旧人稀。

秋水满塘随鹭宿,斜阳一树待鸦归。
再来惟有梦依依。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
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
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
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五、七言诗以典雅丽则为宗。惟〈竹枝〉杂道风土,虽方言里谚皆可以入则,犹〈国风〉之遗也。金銮以甲子(1804)腊月司铎武峦,乙丑(1805)供试事,侨居赤嵌,俯仰衍沃之邦,而感愤于人心风俗之所以弊,乃自《赤嵌笔谈》、《东征记》诸书以外窃有论述焉。而其馀者,耳目所经,时亦形诸歌咏。偶有枨触,辄成小诗。纸墨既多,遂无伦次,聊复书之。俟有续得,当备录焉。
日日香泥点竹扉,一双燕子避人飞。
村寮亦有评花处,自荷春锄种紫薇(杨永智编校)
江南好,牛背唱斜晖。
红叶村深香稻秀,平湖秋老鲤鱼肥。
灯火夜船归。
儿时忆,春日永慈闱。
每作娇痴依母膝,偶思问字揽儿衣。
色笑总无违。
形闪烁,影低微。
一日秋风一日稀。
莫笑前生真草草,今生还避太阳飞。
乾隆丙午(1786)、丁未(1787)间,台湾林逆滋事。虽阅邸报传闻异词,覆检《台湾县志》阅之,因得备稔其风土之异,遂作〈台湾竹枝词〉二十首。越二十年,而家云庐出宰斯邑,续修《县志》。志成,邮归付梓,余得预校雠之役。因检原稿,附入末卷。不揣固陋,用质纂辑诸公。
山云海气夜霏微,侵晓犹看露未晞。
一任三春无雨泽,不敢瓜果少生机(廖振富编校)
早觉西风岱顶归。
年来梦迹尚依稀。
群峰贴地云如海,一碧黏天玉作围。

心能写,意多违。
岩岩气象是还非。
且将画本凭裁剪,试与神工论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