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855七絶 6696五律 6072七律 7648五排 455七排 51 312四言 59六言 178古風 1737樂府 91 1 121 12辭賦 1 34其他 195 251
共312,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续上)
王彦泓 1593 - 1642 二首
叶小鸾 1616 - 1632 一首
尤侗 1618 - 1704 一首
俞彦 一首
朱诚泳 1458 - 1498 一首
龚自珍 1792 - 1841 一首
蒋士铨 1725 - 1785 一首
厉鹗 1692 - 1752 一首
丘逢甲 1864 - 1912 四首
舒位 1765 - 1815 一首
宋湘 1756 - 1826 一首
王士禛 1634 - 1711 一首
赵执信 1662 - 1744 一首
朱彝尊 1629 - 1709 三首
蔡碧吟 1874 - 1939 一首
蔡见先 1855 - 1911 一首
曹尔堪 1617 - 1679 二首
曾廉 1856 - 1928 二首
沈鹊应 一首
陈璨 六首
新岁竹枝词 其六 (戊辰年) 明末清初 · 王彦泓
蒋侯旌骑出西村,姊妹同看倚戟门。
笑恨芳香吴望子,不留冰玉永承恩。
其十一 (戊辰年)
多少蓝衫聚邑门,提灯捧盒酒盈尊。
须臾看点红单出,个个佥名有沐恩。
朝来烟雨繁。
金炉香缕翻。
坐久还慵立,眠多愁梦烦。
掩重门、落花流水,依稀随断魂。
后庭花 闺怨 明末清初 · 尤侗
绿阶花影翻。
红栏燕语喧。
明镜嫌眉瘦,空床厌梦烦。
倚黄昏、东风无赖,又来吹断魂。
长安忆,其九忆权门。
罗刹变成千手眼,金银别砌一乾坤。
炙手更惊魂。
袅袅万竿秋影,点点二女泪痕。
试听鹧鸪声里,满川风雨黄昏。
无情绪,无情绪,寂寞掩重门。
银蜡心多才有泪,宝香字断更无痕。
梨花浸黄昏。
鄱阳竹枝 其二 (己巳) 清 · 蒋士铨
灵芝门是旧宫门,秋草寒烟泣艳魂。
王府山头菜花满,人家寥落似孤村。
芳草春来断客魂,杨枝只合伴桃根。
满湖碧水游船散,西月东风在寺门。
竹子高高百尺幡,盂兰胜会话中原。
寻常一饭艰难甚,粱肉如山饷鬼门。
为怜归燕一开门,斜日红棉易断魂。
燕子自双人自独,此情消得几黄昏。
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
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草已深根。
师泉拜后阵云屯,夜半潮高鹿耳门。
如此江山偏舍去,年年芳草怨王孙。
⑴ 编者按:「拜后」,王国璠编《柏庄诗草》作「井上」。
⑵ 编者按:「芳」,陈炎正编《柏庄诗草》、王国璠编《柏庄诗草》均误作「荒」,据《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台湾竹枝词选集》改。
织锦簇簇花有痕,织布缕缕家无裈。
月中织布日中市,织锦不如织布温。
按:其在定番州者,则有谷蔺苗。定番多织苗锦,而谷蔺独工于布。其布最精密,每遇场期入市,人争购之,遂有「谷蔺布」之名。皆深山遥夜机杼轧轧所成,顾不自衣也。
一堆江树一江村,山作重城水作门。
耕是洲田种洲地,麦花开到菜花园。
侧生一树会江门,水递年年进大藩。
寂莫蜀宫三十载,夕阳零落荔支园。
春色满江村。
日日江头倒玉尊。
薄醉归来骑马路,黄昏。
浅绿深红染月痕。

钟动野烟繁。
楼外青山缭短垣。
小犬数声灯隐隐,桃源。
前有渔童为打门。
子夜琴心调乍翻。
放诞文君,多病文园。
柔肠系处酒杯浓,骰子巡抛,射覆更番。

红蜡连烧花烬繁,斜对双蛾,暗蹴双鸳。
不应草草放他归,去便如期,来便空言。
江南好,旧事试重论。
平底画船桃叶渡,小楼疏雨杏花村。
何处不销魂。
一株斜映竹篱门(薛能)
涧户芳烟接水村(司空图)
摇荡春心似梦魂(皎然)
水云昏(颜真卿)
静爱寒香扑酒樽(罗隐)
珊瑚十里绿云屯,毗舍城南梦蝶园。
日日花开春不老,华严东港好乾坤。
鞭丝钗影夕阳村,祭扫归来旧事论。
不踏青青原上草,寿公祠里共招魂(作者注:「清明。」)
唤渡近衡门,信步南村。
薄绵今日觉微温。
梅染胭脂先破腊。
伴佛黄昏。

冷淡许谁论,菜甲篁孙。
逢僧闲话半无根。
斜日一帘当户捲,曝取朝暾。
有酒如淮,问东郊梧竹,可许温存。
园林残暑刚退,好放清尊。
酿秋急雨,润池边、石气云根。
须臾见,虹明水净,夕阳返照山村。

吹落荷珠万斛,正香浮碧浪。
月度黄昏。
莫教谢傅屐齿,印破苔痕。
莼羹鲈鲙,尽栖迟、静里乾坤。
君勿怪,参军蛮语,挥毫曾赋天孙(时为七月初十日。)
浣溪纱·黄昏 清末民国初 · 曾廉
蒸上人家第几村。
澹烟疏柳欲黄昏。
危楼独立望修门。

天气养花阴不雨,时光布谷冷还温。
流波一去负春恩。
浣溪纱·黄昏 清末民国初 · 曾廉
小院深深碧鲜痕。
梨花满地不开门。
一生消得几黄昏。

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
从来顽石是无魂。
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
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
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
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

销魂。
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
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
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五夜花灯满市门,展期人颂越王恩。
苦教冠巷诸年少,不爱收魂爱放魂
⑴ 宋时张灯,元夕前后三夜。钱王纳土献钱,展期至十八。寿安坊旧名冠巷,至众安桥为灯市,少年游冶,翩翩征逐,谓之“放魂”;至落灯后,各务其业,谓之“收魂”。
清波门外钱王庙,湖水难忘旧日恩。
保障东南功不细,闭门天子起双门
⑴ 表忠观,在清波门外,土人呼为钱王祠。当钱唐五代时,王有保障东南之功。贯休投诗,有“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
谁为磨刀割紫云,盘空绝壁裂云根。
红尘外有清凉地,六月披裘入洞门
⑴ 紫云洞,在栖霞岭后,深数千尺,宽广如之,阴崖陡绝,如巨灵掌将伸指作缚人状。《志》称其峭耸悬空,阴凉彻骨,不虚也。
北客来时米价平,江干柴草似云屯。
东门菜把西门水,过客均叨地主恩
⑴ 杭郡谚云:“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多蔬圃;西门引湖水注城中,以资汲饮;严州、富阳之柴聚江干;苏、湖米则来自北关云。
鹤亭梅坞傍祠门,堕泪遗碑三字存。
叹息勾留留不住,八闽何处吊忠魂
⑴ 范忠贞公讳承谟,抚浙,多惠政,后总督福建,死耿逆之难。去浙时,书“勾留处”三字,用香山诗意也。浙人哀之,建祠于孤山之麓。其遗笔,别为亭悬之。鹤亭、梅坞,俱在祠旁。
头颅北去默无言,千载凭谁为雪冤。
叹息何人绳祖武,空劳太白记南园
⑴ 陆放翁为侂胄作《南园记》,为终身瑕累,然笔笔借忠献以动侂胄,成中兴之业耳。观《剑南集》中有“他年恢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之句,可想见其苦心。此事汪蛟门比部、顾书宣太史论之甚详。宋孝宗一日问周益公有如李白之才者乎?周以务观对,时人呼为“小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