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穷尽⑴,论之远更深⑵。 阴阳分皂白⑶,瓦砾变黄金⑷。 报应终还有⑸,邪求不易寻⑹。 匆忙谁正定⑺,须是合天心⑻。 ⑴ 原注:两曜分照,五纬标方,天覆地载,莫知穷极也。 ⑵ 原注:乾坤分列,尊卑定位。论其远则神无方,言其深则道无在。至矣大矣,惟圣明之。 ⑶ 原注:日月运行,阴阳生伏,体之修鍊,若缁素之在目,焕然自分尔。 ⑷ 原注:法遵五行,丹成九转。化至微之物成至贵之宝,岂为难哉。 ⑸ 原注:至于艺者,无不考图牒,顺刚柔,内蕴至诚,外施阴德,玄功暗助,神丹必成。故真人云:若我陈伪谬之言,则天厌之。是知报应不虚矣。 ⑹ 原注:求归道而守迷,欲履正而怀曲,徒经岁月,不究指归。期遇真人,欲成至药,逮于白首,转益狐疑也。 ⑺ 原注:动静之制,含育之候,固非匆遽,求成其功。正定不恒,徒勤修鍊。 ⑻ 原注:真诚不差,天心自合。故崇效于天,以济万物而成于事,何不克哉。 人救眼前急⑴,何曾利益心⑵。 愚迷终浅见⑶,达者智高深⑷。 苦行须知应⑸,馀忧力不任⑹。 经书无限意⑺,稽古便同今⑻。 ⑴ 原注:凡情处世,以近事婴心,逐利眼前,未知于道矣。 ⑵ 原注:背彼至理,沈滞常情。既无向道之心,岂有利他之行。 ⑶ 原注:颛愚昧道,于理不通,纵令诱以义方,终成浮浅矣。 ⑷ 原注:达士之智,得用不群,妙出希夷,高超物表矣。 ⑸ 原注:夫圣人之道,诫欲持行,冥契玄穹。所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报应照然,若影响尔。 ⑹ 原注: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若非其流,则忧不逮。故《易》云: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⑺ 原注:古先典籍,百王之道。其意万殊,志在乎导生育物者矣。 ⑻ 原注:夫圣人者,见真素,抱淳朴,乃稽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 道者强名立⑴,清虚隐显深⑵。 欲行千里路⑶,别探一般心⑷。 景象空天远⑸,何劳意马寻⑹。 玄谈通智慧⑺,曩劫至从今⑻。 ⑴ 原注: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既为万化之祖,爰开众妙之门。始一气以混成,终三才而定位。触类而长,何莫由斯。 ⑵ 原注:清虚之理,隐显相生。彼我玄同,逍遥自得。 ⑶ 原注:千里之程,起于足下。万殊之变,唯道是归。 ⑷ 原注:真一之心,玄之又玄,以其无为之功大也,虽日用而不知,是得言乎别探矣。斯亦强而名之。 ⑸ 原注:景中之景,象外之象,邈彼真空,明兹妙理。其或懵而求者,犹天之远,安能及哉。 ⑹ 原注:既昧真源,徒奔意马,沈剑刻舟,劳而无益。 ⑺ 原注:极玄妙之谈,本智慧而通也。 ⑻ 原注:夫圣人之心,凭智慧之照,得玄元之妙用,悟虚无之至理。则曩劫至今不为远也。 利钝犹根性⑴,无缘枉用心⑵。 邪求皆是相⑶,正定理玄深⑷。 巧拙高含识⑸,轻浮力不任⑹。 大乘通语默⑺,稽古便知今⑻。 ⑴ 原注:利也本真之性,益其明了;钝也执言滞教,动合于俗。斯乃根性浅深,迷悟悬邈。 ⑵ 原注:无宿昔之缘,背虚无之理,虽手不释卷,口不辍诵,徒自劳神,在用心矣。 ⑶ 原注:含奇佩美,衒异露言。涉形象之踪,皆拘执之相矣。 ⑷ 原注:外绝攀缘,内守纯默。妙极无拥,其理玄深。 ⑸ 原注:贤愚不侔,用舍有异,然于临事,尽谓高奇。不务伏藏,自彰巧拙,唯高识之士能鉴之也。 ⑹ 原注:不执厥中,动违理道,自贻覆餗,盖力不任也。 ⑺ 原注:运载之功,其利广大。虽言而不碍于有,虽默而不滞于无。玄中又玄,通乎妙道矣。 ⑻ 原注:稽古之言,鉴照之用,虚妙应物,不言自化。知今之道,莫大斯矣。 五色云销黯⑴,方知大道深⑵。 华池玄妙理⑶,龙虎本同音⑷。 金鼎铅中作⑸,红花洞里寻⑹。 求真如得路⑺,返少老山岑⑻。 ⑴ 原注:神鼎才就,灵符聿臻。药既饵于一丸,云乃登于五色。暂游万里,少别千年。如其向象外以长生,自得逍遥之理;至若顾人间而高谢,能无销黯之情。 ⑵ 原注:若此之神功,盖禀天地造化之力,日月运行之数,方知大道之至深也。 ⑶ 原注:华池,大丹九转之中,神水华池也。铅汞相资,坎离迭运;从无入有,自有还无。情(原校:宋作精)既极于玄源,微乃通于妙本,则理在其中也。 ⑷ 原注:以其同气相求,故得谓之同音也。 ⑸ 原注:法阴阳而为炉,则金鼎之谓也。铅水(原校:宋作汞)既烹,流珠是作。周旋四象,消息五行。法度不遗,终成大药。 ⑹ 原注:鍊丹灶于寰中,寻红花于洞里。 ⑺ 原注:求彼真人之路,要归不死之乡。必须妙尽希夷,冥资道德也。 ⑻ 原注:归童(原校:宋作黑)返少,老而弥芳,是曰真仙好居烟岛也。 百法还丹数⑴,玄门各自深⑵。 真空光似日⑶,解脱本由心⑷。 迷惑终无应⑸,精修重古今⑹。 循环岂暂息⑺,七宝聚高岑⑻。 ⑴ 原注:神仙至人,作事有法,约言百数,其轨甚多矣。 ⑵ 原注:同体异名,门门契道,皆遵正本,各达深渊。 ⑶ 原注:真空有象,象即虚无,类杲日之无私,同清光之烛物。 ⑷ 原注:解诸缚著,脱除凡质,见真空境,得不由心矣。 ⑸ 原注:先穷正道,方履玄途。岂宜攻彼异端,迷于妙理者。 ⑹ 原注:仿先贤之绳准,遵今日之楷模,必在精纯凑乎灵域者矣。 ⑺ 原注:子母互为于根本,阴阳交致于生成,功类循环,轮转无息也。 ⑻ 原注:天地炉开,神丹功毕,贵同七宝,博济何穷矣。 我说逍遥理⑴,其如要妙深⑵。 悟来时顷刻⑶,迷者岂通寻⑷。 达即随情遣⑸,真缘不可侵⑹。 从来皆是事⑺,巧拙在人心⑻。 ⑴ 原注:圣人于物无滞,触类俱通,广演逍遥,垂乎训诰。(原作诘,据原校改) ⑵ 原注:放旷之旨,其道幽深;妙键(原作建,据原校改)玄关,造次何测。 ⑶ 原注:晓达之者,不假多求,道在目前,悟之顷刻。 ⑷ 原注:失之毫釐,谬以千里,既迷于旨趣,岂劳于研寻者哉。 ⑸ 原注:通达大道,体会真淳,即事随情,任缘而遣。 ⑹ 原注:真一之妙,杳兮冥兮,万象不能混其形,六情不可萦其意者也。 ⑺ 原注:森然景象,邈尔沈思,事专皆真,从始无变矣。 ⑻ 原注:和粹冲淡,本无短长,盖人心有于智愚,致事理分于巧拙尔。 逍遥通大道⑴,物象古从今⑵。 一气无穷极⑶,三才妙更深⑷。 愚迷皆自缚⑸,圣境可周寻⑹。 消息存亡理⑺,先忧力不任⑻。 ⑴ 原注:游泳无著,以形忘形,悟理混融,身通大道也。 ⑵ 原注: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执古无为之道,以御今有为之事,还淳返朴矣。 ⑶ 原注:一者,冲气也。言道动出冲和妙气于生物之理焉,故无穷极也。 ⑷ 原注:其高惟天,其厚惟地,其灵惟人,同得于一,皆依于道,故妙而深也。 ⑸ 原注:愚者昧于真,迷者背于道,羁束于浮生,自缚者也。 ⑹ 原注:圣人妙境,惟道是宗。孺子可教者,令周而寻之,指归至道矣。 ⑺ 原注:夫德失而仁存,仁亡而义立,退仁而行德,亡德而合道,能消息之,上德无为之理也。 ⑻ 原注:道常无名,德者道之用。下士闻之,不能勉力行之,而多大笑,乃力不任也。 终日穷经史,思惟事转深。 公忠怀士意,是理好相寻。 总慧玄高鉴,回邪枉用心。 从容闲岁月,学古便知今。 世途含万象,稽古便知今。 大树垂清影,如花耀碧岑。 虚劳空自白,德行胜黄金。 有过而能改,无为积善深。 世上多虚饰,方知一切心。 不群终是异,僻学古同今。 逸士宽怀释,为官理道深。 移时非独见,令我思沈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