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897七絶 15639五律 9152七律 15440五排 870七排 117 1051四言 121六言 295古體 2236樂府 235 4 274 58辭賦 7琴操 1 51其他 343 315
共15639,分348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续上)
朱熹 1130 - 1200 三十一首
梅花两绝句 其二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幽壑潺湲小水通,茅茨烟雨竹篱空。
梅花乱发篱边树,似倚寒枝恨朔风。
仰思二首 其二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圣贤事业理难同,僭作新题欲自攻。
王事兼施吾岂敢,傥容思勉议成功。
晚霞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日落西南第几峰,断霞千里抹残红。
上方杰阁凭栏处,欲尽馀晖怯晚风。
君看灞桥风雪中,南来北去莽何穷。
想应亦有还家客(考异:一作乐),便尔讥诃恐未公。
寒水粼粼受晚风,轻舠来往思无穷。
何妨也向溪南去,徙倚空林暮蔼中。
金阙银台梦想中,楼前拜舞皂囊空。
十年殄瘁无穷恨,叹息今人少古风。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三 (1168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天理生生本不穷,要从知觉验流通。
若知体用元无间(考异:一作若明体用真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
其四 (1168年)
七言绝句
十年灯火与君同,谁道年来西复东。
不学世情云雨手,从教人事马牛风。
秋到寒岩桂树丛,小山吟罢思悲翁。
不妨更作淹留计,占取人间十里风。
微吟泽畔几扶(考异:一作枝)筇,自笑摧颓一秃翁。
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以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
题严居厚溪庄图(1197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平日生涯一短篷,只今回首画图中。
平章个里无穷事,要见三山老放翁
⑴ 自注:谓陆务观。时严居厚之官剡中。
十载扶行恃短筇,一针相值有奇功。
出门放步人争看,不是前来勃窣翁。
诗人从古例多穷,林下如今又两翁。
应笑湖南老宾友,两年吹落市尘中
⑴ 自注:此戏子蒙,恐落穷籍不便,可发一笑也。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姑射仙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
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
赠书工(1196年11月)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平生欠要毛锥子,岁晚相看两秃翁。
却笑孟尝门下士,祇能弹铗傲西风。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
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其二
七言绝句
一身千里伴征鸿,北去南来羁旅中。
珍重故人相认得,新诗重举旧家风。
题米仓壁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
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
我忆当年诸老翁,经纶事业久参同。
只今零落三星晓,未厌栖迟一亩宫(宋程洵《尊德性斋小集·补遗》)
训蒙绝句 其一 仁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心无私滓与天同,物我乾坤一本中。
随分而施无不爱,方知仁体合(朱本作盖)言公。
训蒙绝句 其二 居敬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但得心存斯是敬(朱本作敬立),莫于存外更加功。
殷勤夫子明斯意,约礼之时已在中。
训蒙绝句 其二 静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莫专(朱本作将)靠静偏于静,须是深加(朱本作知)格物功。
事到理明随理去,动常有静在其中。
训蒙绝句 其一 克己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本体原来只是公,自(朱本作毋)将私意混其中。
虽颜(朱本作颜渊)造圣无他事,惟在能加克己功。
训蒙绝句 其一 三省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
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训蒙绝句 养性(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性初(朱本作此心)不假增加力,养字原非别用功。
只要关防并省察,莫要私意(朱本作教私欲)害其中。
训蒙绝句 知天命(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假借立言虽似是,知非我出枉(朱本作枉出我)劳功。
苟从立志循而得,方信真知味不同。
训蒙绝句 观澜(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② 此首朱本与石本不同者凡一十四字,郑本仅异一字
眇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
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⑴ 《金石补正》卷八三作愁
训蒙绝句 其一 动心忍性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不当拂处常逢拂,不合(朱本作应)空时亦至空。
处顺不如常处逆,动心忍性始成功。
训蒙绝句 刍养悦口(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食中有味知斯悦,知(朱本作只)是能加咀嚼功。
行处心安思处得,馀甘常溢齿牙中。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方识圣门辞达旨,作文之法在其中。
但将正意由辞出,此外徒劳苦(朱本作善)用功。
训蒙绝句 唤醒(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① 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熹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② 此首为朱本唤醒之二,并以下二首皆郑本所无
二字亲闻十九冬,向来已愧缓无功。
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