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733七絶 14710五律 8693七律 14651五排 836七排 96 1042四言 119六言 292古風 2150樂府 227 4 274 58辭賦 7琴操 1 51其他 330 313
共104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续上)
叶方蔼 1629 - 1682 一首
叶静宜 一首
叶绍本 一首
易顺鼎 1858 - 1920 一首
奕绘 1799 - 1838 四首
余上泗 二首
俞士彪 一首
俞绣孙 一首
郁永河 二首
张景祁 1827 - 1891 一首
张令仪 一首
张履程 四首
张慎仪 1846 - 1921 二首
张祥河 1785 - 1862 二首
张秀端 一首
张瑶 一首
张英 1637 - 1708 三首
张玉珍 一首
赵我佩 三首
山塘十里杏花风,不见飞沙扑面红。
笑指山边斜露处,初三月子似弯弓。
何处吹箫庭榭,谁家读曲帘栊。
画楼西畔桂堂东。
深夜露浓香重。

绕砌虫声唧唧,映阶月色融融。
一年容易又秋风。
可惜流光似梦。
浅水立凫翁。
芦荻西风。
焜黄老柳半书虫。
一段冷云斜日外,澹影横空。

路指凤城东。
石陌遥通。
田家禾黍正年丰。
夹岸舞翻红䆉稏,拍手儿童。
西湖柳枝词八首 其二 (甲申)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苏堤二月剪刀风,队队香车过玉骢。
垂柳似人人似柳,春愁都在眼波中。
柳岸人家远近,竹篱老圃西东。
桔槔流水往来通。
豆花无奈雨,瓠叶可怜风。

野菜低飞黄蝶,高槐倒挂青虫。
荷锄闲杀白头翁。
百年皆梦寐,二顷老英雄。
柳岸人家远近,竹篱老圃西东。
桔槔流水往来通。
润生瓜蔓雨,凉起豆花风。

野菜低飞黄蝶,高槐倒挂青虫。
荷锄闲杀白头翁。
百年皆梦寐,二顷老英雄。
乙字栏干曲折通,下弦缺月不成弓。
玉阶憔悴紫兰丛。

芳树到头根和叶,小楼昨夜雨兼风。
梦回十二碧峰中。
良乡塔上古砖红,祝私心,笑正隆。
良乡坡下古营空,唐贞观,伐辽东。

良乡城外古行宫,劳将士,告成功。
白头父老识高宗,四十载,旧雄风。
掘地偶逢先代物,须知此事已朦胧。
直传诸葛行营在,铜鼓千年出土中。
按:闲掘地得铜鼓,即以为孔明所遗,多索重价。
草履轻盈细耳工,担头肩粪趁东风。
妇人勤苦男儿乐,叶子纷纷赌赛同。
按:土人妇女草履,耳织细花。男逸女劳,肩上出入无空者。
深院静,寒漏滴壶铜。
敲断玉砧千里月,落残黄叶满楼风。
清景与谁同。
衣缕春冰,香含暖玉,珊珊影隔帘栊。
漫抚哀弦,芳心原自难同。
凌波步、袜空遗恨,伴梅魂、淡月朦胧。
一凭它、秾李夭桃,占尽东风。

娇多不奈春寒重,更温泉浴罢,嫩日微烘。
清绝无尘,羞随郑婢泥中。
多情莫解明珠佩,问仙踪、何处相逢。
剩当时、谢女前身,幽梦曾通。
① 此组诗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丫髻三叉似幼童,发根偏爱系红绒。
出门又插文禽尾,陌上飘飖各斗风
⑴ (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许俊雅编校)
铝贝雕螺各尽功,陆离斑驳碧兼红。
番儿项下重重绕,客至疑过绣领(许俊雅编校)
⑴ 编者按:「功」,《裨海纪游》粤雅堂刻本、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作「攻」。
⑵ 编者按:「领」,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岭」。
春游好,最好马塍东。
十亩荠花团紫蝶,一鞭榆荚送青骢。
不定晚来风。
闲阶植过海棠丛。
小草尤怜霜叶红。
瓜蔓底,豆花中。
安排络纬织秋风。
冠青衣素旧宗风,泼足牵丝义略同。
不碍贫家无聘币,三年新婿是佣工
⑴ 冠青而锐其顶,耳环踏屦,好衣素。婚用牛羊,至女家,以水泼女足为定;贫不能具者,佣女家三年。
居楼滨水傍深丛,两广西南俗略同。
寝处干戈习兼并,《无衣》真欲赋秦风
⑴ 侬人在广南,楼居无椅凳,席地而坐。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沙人在广西,俗同侬人,剽劲过之。维摩水下地辽阔,诸夷互争,以强力相兼并。
占用竹根蓍略同,身披野葛色葱笼。
阿昌有妇能全节,一变诸蛮僻陋风
⑴ 占用竹三十三根,略如蓍法。采野葛为衣。俗兄死则妻其嫂,后罗板寨百夫长早正死,其妻方艾誓不失节,遂饿死,其俗乃革。
𱮐(犭怒)子怒人风尚同,中邦旷古未交通。
虎皮黄蜡输将急,为慕清时德化隆
按:滇处天末,百蛮所居,自来大家世族,类皆非其土著。虽然,论风气之未辟,则断发文身,贻讥封豕;筚路蓝缕,载咏惩荆。虽以吴楚大邦犹然,独滇乎哉?顾开国之始,必生异人;万众之中,宁无杰士?以故三竹特生,九隆并配,妙香即是天竺,蒲人实为百濮,爨蛮为令尹子文之后,白人原白国阿育之遗。其间人物,如高栋之勇战以死,杨淇之执师不屈,隗叔之汲水出石,刀代之斩蛟息患,阿𪽍之制为韪书,麦宗之兼识鸟语。列女如陇氏之禁夷作乱,禄氏之请设流官,慈善之拒仇宛水,阿南之完节赴火,木氏之青年苦守,僰妇之手剑却敌。其以忠孝节义著者,殆未可更仆悉数。《通志》既备载之,余亦取而咏歌之矣。自汉历明,风气渐开,文物渐盛,延至于今,沐圣朝之德化,农勤稼穑,士习诗书,以科第起家者实繁有徒。月异而岁不同,僻陋之风,焉知不化为彬雅之俗乎?故余《竹枝》五十首,虽好丑杂陈,而亦具有劝勉之意焉。苟风俗稍有可采,无不亟为阐扬。至若渎伦逾纪,入室操戈,伏要路而行劫,逢商人而肆杀,以至变鬼魅而食人脏腑,行妖术而易人心肝,种种不法,则概未见诸歌咏,盖《百咏》、《续咏》,固以彰善为心,兹篇大旨,亦不外是。甚愿诸种人,生圣人之世,咸知洗心涤虑,去浇就淳,毋自外于生成而同率乎礼教也!因于咏《竹枝》后,并识数言于此。
⑴ 怒人刚狠好杀,在丽江、怒江外。有野夷,名𱮐子,自古不通中国,于本朝雍正八年相率到维西,将虎皮二十张、驴皮十张、麻布三十方、黄蜡八十斤充贡,愿永为年例。
忆江南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张慎仪
建南好,危阁绿阴中。
浅水稻田寻蛤菜,夕阳杉路采鸡堫。
载酒醉秋风。
渔家乐,风水好相逢。
罗略断流分荇霁,蓑衣冒雪钓芦中。
谋饮忆郫筒。
净埽蛛尘四壁空。
小屏山叠石玲珑。
背山三面水如弓。

午枕倦听菰叶两,晓阑寒耐柘枝风。
碧愔愔地药炉红。
千古华胥开梦境,瑶台是处玲珑。
有无鸡犬白云中。
山香薰万蝶,涧雪饮双虹。

一碧湾头瓜蔓水,舟行那辨西东。
冲愁杯小酒鳞红,春萝能摆月,野絮自随风。
长相忆,佳景四时同。
芳砌晚凉收茉莉,小楼春暖发梧桐。
生趣玩无穷。
添得几番酥雨后,波光南浦春融。
平桥涨起曲尘风。
蘸将垂柳绿,泛出落花红。

真个船如天上坐,投纶羡煞渔翁。
湔裙人指碧流中。
鱼鳞吹潋滟,燕尾掠空濛。
江南忆,最忆竹林中。
回环白石阴阴路,宛转清溪澹澹风。
穿破碧玲珑。
江南忆,最忆桂花丛。
深苑黄垂千点粟,小城香满一秋风。
人在月轮中。
挝鼓一通多逸气,老年白相坐当中。
四围弦索清歌绕,争和祢衡白发翁。
花径畔,画阑东。
一天秋影落梧桐。
石弦闲倚玲珑曲,银汉无声月正中。
帘影生凉绣户东。
花边小立乍相逢。
玉人去后易秋风。

梦冷红窗香寂寂,愁攒翠黛月朦朦。
思它信杳卜春葱。
密织鱼鳞百尺蓬。
绿阴阴里小帘栊。
水窗凉透菰蒲雨,月榭香生菡萏风。

眉敛翠,颊销红。
病馀鸾镜掩青铜。
晚来谁弄阳关笛,吹出垂杨古苑东。
燕子归来细雨中。
春来春去忒匆匆。
绿窗人静下帘栊。

昨夜新寒浑似剪,梨花香雪柳花风。
海棠微褪几分红。